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章(1 / 2)





  谢太太叹道:“他们家的人越发托大了。”

  谢大奶奶笑道:“可不是么,原本我看商韬是个忠厚老实人,又有两分才干。便将身边一等良善的芊草嫁了他,后头芊草……将自己个和琳琅一起弄丢了,我也没迁怒他。琳琅总算找回来了,可惜芊草这奶母死了。我心疼芊草留下的两个孩儿,又要将身边的鸣翠嫁他,谁知商韬竟不识好歹地瞧不上鸣翠。若是他自己个另娶了好的,又或者当真心里记挂着芊草无心再娶,那尚可饶恕,谁知前儿个听小厮说,商韬看上了个寡妇,跟那寡妇厮混在一处,都已经有了个十一二的女孩,单瞒着咱们呢。”

  谢太太嘴角噙着笑:“他是有体面的人,家里也被人称为老爷,怎会要鸣翠?”鸣翠背着谢大奶奶跟谢大爷谢弘嗣做尽了不人不鬼的事,合家都心知肚明,单等着谢大奶奶捅破那层窗户纸,谁知谢大奶奶装傻装到底,将鸣翠配了小子,等谢弘嗣发怒时,反倒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反告谢弘嗣不提前告诉她,害得她背上了善妒妇人的名。

  谢大奶奶笑容一滞,只当自己听不出谢太太的言外之意,原以为商家是聪明人,她将芊草嫁过去,商家就会为她所用,谁知商家人竟是一门心思地效忠谢家几个爷们。

  谢太太沉吟道:“近日商略、商韬父子连番请求,老爷已经是许了放他们家阐儿、释儿两个去科考。大抵是他们父子见家里儿子要有出息了,就不将谢家放在眼中。你捎信给商家,叫商略家的将商韬养在外头的女人还有女孩儿领过来看看。”

  谢大奶奶会意,笑道:“商家的女孩儿想来定不会差了,璎珞快十四了,等五爷的喜事办了,她再等一年便要出门了。留了那女孩子做陪嫁也不错。”

  谢太太见谢大奶奶这么快就算计上了,哼了一声,却也由着她。

  作者有话要说:

  ☆、20妇人之见

  “母亲,那商家的女孩儿给我吧,她年纪跟我差不离。”

  “哼。”

  ……

  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谢大奶奶要留了商韬的女儿给长女璎珞做丫头,其他几个,庶出二姑娘琉璃,嫡出三姑娘琳琅,嫡出四姑娘玲珑,还有庶出的五姑娘璇玑,便都将眼睛看过来了。

  其他二奶奶、三奶奶、四奶奶房里的姑娘们没胆量一争,只能暗暗眼红,暗恨家里母亲不似谢大奶奶那般会来事。

  虽不曾见过,但商韬是何等人,商韬之女进了她们房里做丫头,满府的丫头、媳妇、婆子,哪一个不要越发敬了她们三分,将来出了门,便是娘家兄弟无用,也不怕商家不劝说谢家扶持她们。

  谢大奶奶被聒噪得头疼,看向稳重端庄的璎珞、温婉可人的琉璃、安分守己的琳琅、活泼可人的玲珑、娇憨懵懂的璇玑,只觉得满屋子女儿没有一个不好的,看见一屋子女儿,就如看见了满门贵婿,一肚子火气泄去了大半,手指戳在挤在她怀中坐着的谢玲珑的额头上:“不开眼的东西,有的是好人叫你使唤。有道是奇货可居,商家那女儿原只有两分人才,也被你们哄抢成了十分天仙。说定了给你大姐姐,谁也不许争!”

  谢玲珑哼了一声,又扯着谢大奶奶的袖子撒娇痴缠:“母亲、妈、娘,那女孩据说只有十一二,跟大姐姐不合适,陪嫁的丫头将来都是要……”

  “快老实在我身边坐着。”谢璎珞猜到谢玲珑下一句是要口没遮拦地说陪嫁丫头是要服侍姑爷的,便喝令谢玲珑闭嘴。

  谢玲珑在谢璎珞手上吃过苦头,忙去她身边坐下,期期艾艾道:“大姐姐……”

  “我对那丫头原是可要可不要的,如今看来,却是非要不可了。若不然,你们几个少不得要为那丫头打起来。”谢璎珞手上依旧做着针线,旁人在谢大奶奶说话的时候做针线是不恭敬,偏谢璎珞做出这事来,既显得自然,又显得亲近。

  谢大奶奶怎么看谢璎珞怎么满意,觉得谢璎珞配勇毅侯府大公子绰绰有余,“都听你们大姐姐的,若是叫我再听见你们争一句,全部掌嘴。”说完,又觉商韬不会轻易就范,微微眯起眼睛,想着如何应对。

  谢璎珞也是雷厉风行的性子,因商韬之女实在与旁人不同,当即回了自己屋子里,将众丫头的差事重新安排了一遭,单给商家女儿准备好了清闲又体面的差事,又三令五申其他丫头们不可羡慕排挤人家。

  如此,虽商家女儿没来,但谢璎珞已经坐实了商家女儿要进她屋里当差的事。

  那边厢,消息传过去,商韬之母商老太太立时就动了气,如今商家的宅子就在谢家后街的巷子里,也是五进的大宅,家里丫头媳妇无数。

  商老太太只有一儿一女,如今女儿、女婿一家五口跟他们同住,商韬因要常去看望商娘子,便不常回来住,偌大府邸,只有商略老两口、女婿杨家五口,外加两边轮流住着的商韬、商阐、商释父子三个。

  此时,商大姑听说了谢家捎来的话,便忙对商老太太道:“娘,这事该寻个法子应对过去。大嫂子进了谢家,见了面,定要被揭起旧日伤疤,她那性子,必是哭哭啼啼一场就要寻死。还有大嫂子养着的姑娘,我前儿去给太太请安,恰看见璎珞姑娘、玲珑姑娘,那位长得跟这两位差不离,都随了大奶奶,又高挑又白净,若见了,定要露陷。如此反倒显得咱们家做错了事,存心隐瞒一般。”

  商老太太也并非寻常感情用事的人,她虽因商娘子流落在外几年不清不白不喜商娘子,但也没有就此逼死商娘子、与商韬母子反目的打算,再则说,原本她也是谢家叱咤风云的管家娘子,焉能是个感情用事、眼大心空的主?

  “你爹回来了吗?”商老太太问。

  商大姑忙道:“还没,今日谢家来了那么些人,爹怎么走得开?”

  “你说太太、大奶奶忽地要见你嫂子、那姑娘,是个什么心思?”商老太太斜倚在榻上,广额丰颐、面部丰腴,十足的富贵相,不知道的,谁敢将她往奴才那两个字上想。

  “娘还问我?不是都从谢家打听来了吗?璎珞姑娘都等着丫头进去服侍她了。咱们家小一辈里没有在谢家当差的,早两日尚书没发话的时候,谢大奶奶还说叫阐儿、释儿给她家大哥儿做伴读,我装聋作哑地糊弄过去。只怕谢大奶奶还不死心。”商大姑从小便被商略夫妇外加商韬这哥哥当成宝贝,一日也没在谁身边当过差,也是自小被人姑娘称呼着,与谢家几位姑奶奶斯抬斯敬地来往,她夫君杨姑爷虽没能耐,但老实本分,她大哥商韬又大度,父母又慈爱,因此虽出嫁了还养在娘家,日子过得比旁人舒坦自在多了。好端端的姑太太做着,丫头媳妇使唤着,冷不丁听说要叫她侄子去做什么小厮,这就是在打她的脸。

  商老太太淡淡地一笑,对商大姑道:“你去跟你嫂子说一声,叫你爹领着那姑娘先去见谢尚书,尚书看了那姑娘就明白了。等见过了尚书,就算你、我想领着那姑娘见谢大奶奶,谢尚书都不会答应。但看谢大奶奶那一盘算计如何收场。”

  商大姑忙道:“尚书可会怪罪咱们藏下那姑娘?”

  商老太太笑道:“谢尚书不是后宅里的妇人,也只有那些娘儿们会以为得了咱们家的姑娘,就能拿捏住咱们家。这几年除了名分,你父亲、你哥哥早算是谢尚书的参谋了,也只有后宅娘儿们还将咱们当奴才使唤。若非势如水火,谢尚书怎会跟咱们撕破脸?告诉你嫂子,谢尚书定不会叫这事声张开,那姑娘还会养在她身边,顶多,谢家多出一份嫁妆银子罢了。”

  “是。”商大姑成日里闲着无事,膝下三个孩子都是男儿,再加上商阐、商释两个侄子,连要教导个女孩儿针线也不能,旁人是求神拜佛求生男,她是梦寐以求求生女。既然总是闲着,听商老太太发话,便回自己院里换了一身绉纱裙子,慢悠悠地挑了首饰、帕子佩戴上,便坐轿子向神京城东商韬置办下的外宅去。

  商韬这外宅是所四进的宅子,原是个世家老爷修葺留做养闲别院用的,院子里四处花团锦簇,草木茂盛,比寻常人家的宅子略显精巧浮夸。

  商大姑从正门进去,径直到了商娘子院子里才停下,待要去见商娘子,又绕了一段路,从穿堂向后走,到了第三进,沿着粉墙进了一个院子,看见茂盛的紫藤架下,一女孩儿在读书,阳光透过紫藤叶洒在一张温婉的脸上,那侧着的脸极尽贞静、恬淡之美好,水绿孺、艾绿裙,一条荼白纱巾绣着几朵绿萼梅轻飘飘地挂在肩头、飘在臂膀。

  “姑娘。”一个穿着绯红衣裳的丫头瞧见了商大姑。

  看书的人转过脸,一张鹅蛋脸上,眉眼清秀,看似温婉,却又透出一股子凉气,冷淡淡的,远不及侧脸时的温婉讨人喜欢。

  “姑姑。”昔日的谢琳琅、叶小妹,如今已经改名为商琴。此时商琴看向谢大姑,见她戴着自己画出图纸再叫银匠打造出来的钗子,便淡笑道:“多谢姑姑喜欢那粗糙东西。”

  商大姑忙道:“姑娘过谦了,我戴着它,多少人家的太太、奶奶向我打听哪里打的,都说好玲珑的心思,竟是比翠环阁里打造的头面还精巧。姑娘慢慢读书,我去寻嫂子说话。”说完,便转身领着丫头去寻商娘子。

  商琴手里握着一卷《菜根谭》,正读到“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手攀在紫藤藤蔓上,看几只黑黄肚皮的马蜂在紫藤花蕊上进进出出,眸子一动,料到商大姑先来看她,必是与她有关的事,于是将书递给碧阑,将头发上粘着的两粒紫藤花朵摘下,便向前面商娘子屋子去,过去了,立在门边,不曾进去,就听到商娘子的哭声。

  若是旁人动辄啼哭,商琴大抵会鄙夷那人软弱,但她知道商娘子心智是何等坚定,因此听她哭,便不免有些心疼,自己打了金丝藤竹帘进去,见里头商大姑正拿着帕子给商娘子擦眼泪,便也坐过去。

  商娘子哭了两声,便对商琴道:“姑娘,太太、奶奶要见你,你过两日,随着你爷爷奶奶、大姑,去谢家走一遭,去去就回来。”

  “知道了。”

  商大姑不免又看了商琴一眼,若是她知道自己是谢家千金,虽在商家好吃好喝的,心里也要存了不甘,偏这白白得来的侄女对自己的身世心知肚明,却不争不怨,这叫她实在纳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