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百二十一章 坦克大炮罐头老子都要!B(1 / 2)

第五百二十一章 坦克大炮罐头老子都要!B

正文 第五百二十一章 坦克大炮罐头老子都要!B

林俊今天说的话将会在白俄罗斯方向立刻实行。在古谢夫整理后也将发往莫斯科。做到最大范围内的实施。林俊人在前线。又对苏联的家底心知肚明。比身在克里姆林宫的斯大林更有“实际经验”。最高统帅和统帅部的成员会按照林俊的建议实施其方案。

不过按照林俊的办法来。就和他自己昨天对押送俘虏的军官的话有些矛盾了。那些押往西伯利亚的战俘在路上估计就别想吃饱----首先满足军队的需要。然后是老百姓。法西斯俘虏当然就只能放在最后一位!

“朱可夫。我们后方劳动力不足。这俘虏是越多越好。不仅仅矿山需要他们。农田也需要些德国农民去耕种。农业机械大部分都用来拉大炮了。需要强壮的劳动力。”

林俊是越想越深。战俘中应该有不少农民出生的人:苏联有的是土的。让他们去种土豆应该能够胜任。至于劳动积极性不用担心。贝利亚已经管了几年的林业生产。顺带管点开荒运动应该不是问题。历史上卫国战争期间他不仅负责苏联国内的治安。而且在武器生产方面起过主要作用。工作能力不用怀疑。

至于劳动力本身的积极性就更不用担心。在“贝利亚式”的高压下。一群吃不饱的战俘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一定非常高。只需要加点小小的奖励措施就行。比起那些战俘中的知识分子。农民出生的德国佬还能多活几个下来。

这下朱可夫想笑但笑不出来。副统帅这会就像中世纪的领主:要么把对手统治的平民全杀光削弱其战争潜力。要么抢劳动力增加自己的战争潜力!

抢人!抢粮!抢资源!

不过要把武装到牙齿、战斗力一流的德军当做劳动力使唤。苏联各方面军司令员估计的好好筹划筹划。这项“副业”可不好经营。

这时有一名西方面军司令部参谋进来报告。阿道夫-施特劳斯等人即将押往6号机场。那边已经有一队运输机做好准备。

“让押送人员注意。一定要把俘虏安全的送到莫斯科。不能出一点纰漏!”

“是!元帅。”

参谋转身离开。林俊和朱可夫当然不用去送送那位德国陆军元帅。

“中午就将有15架运输机飞往大沼泽纵深进行空投补给。除了少量的药品之外。大部分都是高热量食品。”朱可夫顺道说了说空军对游击总队的支援计划:运输机将从6号机场出发。就在德国高级将领被送走之后。

“白天空投。”

这也是没有办法。虽然会有遭遇德国空军拦截的危险。但目前的情况下进行夜晚空投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天气太冷了。飞机在夜间基本不可能起飞!

游击总队那边也是情况不妙。困难就在后勤上:除了极少量情况最好的优秀战马。其它所有牲口都已经做为军粮。但还是不够!

在最低气温长时间低于零下三十度的情况下。庞大而分散的游击总队还要养活庞大数量的非战斗人员。其艰苦卓绝的环境是这边的人很难体会的。梅利尼克将军处境很艰难。急需支援。

“科别茨会派出足够的护航战斗机。应该不会出大问题。还有。游击总队报告会派出突击小组穿越战线。就这两天就可能有同志来报告。”

“恩。等游击队同志到了。我想见见。”

给莫斯科发了一份个人给莫洛托夫的电报。叙述了前线部队对美国罐头的急需。要外交人民委员同志到了美国后多弄个几十船的“土豆烧牛肉”和“灵肉”来!那该死的斯帕姆午餐肉味道实在不怎么样。但严寒的苏联需要那该死的“灵肉”。

电文发出才半个小时。林俊办公室的电话机响了。一接电话之后足足聊了半个小时。三人电话会议----斯大林、林俊和莫洛托夫。

关于要援助的问题。电话会议里不仅仅再次讨论农产品的问题。还有工业。林俊说了这么一段:“莫洛托夫同志。就按照原来的计划。我们可以减少获的武器弹药的数量。但高质量成品油和工业设备的数量是能要多少就要多少!”

斯大林和林俊这会可看不上美英的坦克、大炮和步枪。卡车、机械车床倒是有多少要多少----后方工厂需要大量的工业设备。

车床不足。但这会又有部分工厂由于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操做而无法进行全力生产。不的不把大量的妇女、老人、少年甚至是残疾军人都送进工厂来充当技工。不过即便如此。苏联在这会的在职工人总数也仅有1000万人左右。只相当于1940年时的水平。而现在德国大概控制着大约近1000万人(其中德国人大约为837万人)的能够全力生产的技工。但这不包括占领区内的工厂人员。而且这会很多情况下是拼凑起来的苏联技工在人员素质上平均水平上。比那些体格强壮且技能熟练的德国技工普遍都一定距离。

德国人在明斯克吃了亏。但这会不论在战略资源还是在劳动力上甚至都要比苏联更具优势!

不过苏联也有自己的办法---把兔子逼急了都能咬人!自己的工人技术差水平低了些。那就简化武器的生产工艺。让武器的结构简单到连傻瓜都会生产的的步: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转盘机枪”;而AK47的生产工艺就是个学徒工都能很快掌握。

自己的工人效率低人数少。那就大幅延长工人们的劳动时间:德国人一天干8小时苏联人就干14个小时!

“劳动量”上去了。还要解决工业产量的问题。

林俊眼前的朱可夫同志在历史上指挥“柏林战役”时。在奥的河畔用42000门火炮在3小时内向德军阵倾泻45万发炮弹。德军的抵抗意志正是被这股强大的苏联火力给彻底瓦解!

红色大炮兵主义的终极体现。这需要机床和钢铁做后盾---苏联能够有如此强大的火力配置。必然会消耗掉大量的弹药。也正因为如此。苏联成为历史上二战中弹药耗费量最高的国家:大约用掉了整整1000万吨。比德国高220万吨。比美国更是高了340万吨!

这就出现个问题。要让红军保持让美国人都汗颜的“大炮兵主义”那恐怖的火力。这优质钢钢产量就必须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上:在通常的情况下弹药的实际生产量一般都会比实际使用量高出部分。这是因为在实战中谁都不会把自己的弹药彻底打光。总会保留一部分作为备份。所以苏联的弹药实际用量如果是100万吨的话。那后方就要生产出比1000万吨更多的弹药才行!保守推推算。苏联仅弹药生产这一项就耗费了国家超过三分之一的钢铁!----都赶上装甲部队建设的钢铁消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