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百零四章 圣诞行动2——是雄鹰就要放其高飞(1 / 2)

第五百零四章 圣诞行动2——是雄鹰就要放其高飞

正文 第五百零四章 圣诞行动2——是雄鹰就要放其高飞

今天莫斯科的大街上并没有多少人,天气太冷了,一个寒流就让莫斯科12月底的夜间气温下降至零下三十度以下!

今天开会,莫斯科州委第一书记、莫斯科市委第一市委书记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谢尔巴科夫汇报了首都入冬以来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情况,主要是物资的准备和分配工作,还有几个月来莫斯科市属各工厂的转产情况。 不单单是那些机械制造企业,连无数个街道办的小合作作坊只要有人手没停产,都在为战争服务。莫斯科人早已经全体行动起来,只有少数的年轻人留在城内的那些必须的岗位,其他人的都已经应征入伍。

冬季到了,莫斯科人捐出了自己的御寒衣物,只留下必须的那些,把工资和存款也全部捐了出来,苏维埃首都的人民用自己的行动竖立着光荣的榜样。人们在忘我的工作,一切为了战争,毫无怨言!

城东的罐头厂除了有两个车间还在生产必须的军用罐头,有一半人和厂房变成了地雷制造厂,而隔壁的饼干厂包装盒制造分厂成了手榴弹制造厂……在莫斯科远郊,每天不断有赶着畜力车的莫斯科人到一大片烟囱冒着黑烟的简易工厂区,那是新盖起来的翻砂工厂聚集区。

莫斯科一直以来环境保护非常好,并没有翻砂厂一类会污染环境的小企业。但这会钢材供不应求,莫斯科市委就在远郊临时构筑了翻砂厂,而用的都是莫斯科城里搜集起来的一切废钢烂铁,生产出来的产品就被不断送到东郊的罐头厂和包装盒制造厂。

战争中消耗战略物资的数量惊人,而普通反步兵地雷外壳、手榴弹外壳这些都不需要最好地钢材就能制造,工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废钢炼铁,融合一定量的铸铁和锰。给制造精密武器地工厂节约下了大量宝贵的钢材。

别看像是小作坊式地生产,但质量一点不比老牌军工厂的产品质量差,工人们对工艺和质量要求都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经过莫斯科进行铁路机动的部队。每次都能补充足够数量地高质量手榴弹,而更多生产出来的军火用闷罐车不断送往各前线需要它们的地方。

具市委书记同志说。为了能搜集到更多地原料,有些莫斯科市民都把自己家窗户上的铁栅栏给拆下来,送到社区的废铜烂铁收集站,然后再统一送往翻砂厂。虽然市政部门不提倡这么做。

几年前林俊设计地铸造外壳木柄手榴弹这会正在全苏一半以上的手榴弹制造厂全力生产,而它简单和可靠的构造、简易到不能再建议的生产步骤和使用方式,博得了前线官兵和制造工人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前线步兵部队甚至已经亲切的称其为“副统帅的雷神锤子”。

它不是威力最大的,但绝对是使用起来最方便的,最重要地是----前线部队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得需要数量的“锤子”。都不需要时刻想着节约弹药!

原来地1914/30式手榴弹已经停产,部队库房里也已消耗完。相对于1914/30式手榴弹采用钢板冲压成型的弹体,现在木柄手榴弹制造更方便,对于弹体材料的要求也低得多。别看是“废铜烂铁”造的,均匀的厚度再加上工人们在上边预制的破片槽,破片数量、威力和破片尖锐度各项指标绝对能同1914/30式手榴弹相媲美。

照理它装填的是TNT炸药,不过现在TNT炸药短缺,莫斯科造的手榴弹大部分都是用的是硝铵炸药。

莫斯科人说他们这会用不着铁栅栏,把它拆下来做成手榴弹炸死法西斯值!要不是社区搜集站实在不收。有些大妈甚至要把家里的不锈钢盘子都捐了造手榴弹!

统帅部开会。莫斯科州委书记都有资格参加,而谢尔巴科夫的全方面汇报说到“拆铁栅栏”那一段。其他人没多大反应,但让林俊忽然想到了前世听说过的“大炼钢铁”中的一件事,脸上露出一瞬间的笑容。

那是自己读过的那个小学校志里记载的一件事:那会学校办了小高炉,有几个过分热心的年轻教师要把仓库的铁栅栏拆了回炉,来个大炼钢铁,结果被耿直的老校长制止了----哪有把成品弄坏了造原料的?!

不过刚才林俊脑子只是稍微走了走神----显然两件事不一样,拿去造手榴弹还是能够接受的,因为相比这会在城里当用不上的门神,当然是变成能打击法西斯的武器来的重要。不过这样的事还真不能提倡,不然到了战争结束,整个莫斯科成了“不设防的城市”也不行。

一切为了战争!

奔驰防弹轿车在夜色中抵达住宅区楼下,已经有两个人在家里等着林俊----安德卢普夫和保克尔。

今天安德卢普夫是红光满面,性质极高,一见林俊就说:“安德烈,这半年个把我憋惨了!”大有点扬眉吐气的味道。

“你这不终于如愿了嘛!别来刺激我!”

林俊随手把大衣扔给列昂诺夫,这会他对兄弟的话可没什么好气。

安德卢普夫在莫斯科也有住房,和林俊同一幢楼,不过是在隔壁楼梯----这会还不让自己消停,眼巴巴的跑道这里找自己,是因为今天的会议中决定大本营预备航空集群主力将前往白俄罗斯前线,而安德卢普夫这个司令员终于可以不用再呆在后方看风景。

“谁刺激你了,你可在明斯克呆了那么多天,我是一直在坐办公室干瞪眼。”

别人要畏惧副统帅的权威,安德卢普夫需要的只是尊重,作为兄弟知道林俊哪些话是能抬扛的。

林俊坐到沙发上,接过保姆递上来的热茶,暖了暖肠胃。“别像谢尔盖。记住了!你现在是航空集群司令!”

顿了顿,又说:“也别像科别茨。”

“放心,我没那两小子那样冲动。”

这点林俊倒相信。安德卢普夫不是一急就会开着飞机上天拼命的主。小子,说两个将军是小子。谁让他当过他们的大队长。

安德卢普夫就坐在林俊边上,拿起保姆早就给他端来地咖啡喝了两口,而另一边保克尔像个柱子一样站着。林俊看着碍眼,微微摇头:这保克尔什么都好。但就是自己在的场合老喜欢站。

微微点了点手指,脑袋示意了一下,保克尔心领神会的坐下----都是核心人物。对于他地这点习惯,林俊已经说过几次要他改改,免得旁人以为自己是个过分严肃的人。但办公室主任就是似乎改不了。到现在自己都懒得说他了。

眼前这两位是少数几个自己不在家可以进来等地人,安德卢普夫在林俊家很自在,但保克尔还是在克里姆林宫当卫队长时的那一套,改不了的习惯----大概这个也是保克尔的成功之处吧。

一说到谢尔盖。安德卢普夫放下杯子说:“上午刚接到空军委员会地通报,谢尔盖的确定击坠纪录已经达到175个!我的老天,这个疯子!还有他手下地一个团长和一个大队长,一个7架,一个69架,就像机械化割草机!”

林俊已经知道几天前谢尔盖的击坠纪录已经超过170架。看这个趋势。别人想追上简直就是不可能的!这会从情报部门获悉,德军也涌现了一批空中王牌。但这会能和谢尔盖比地还没有。

而那团长和大队长不用说就是波克雷什金和阔日杜布,那两位都已经超过“自己的历史记录”,成了谢尔盖之后苏联空军里最耀眼的“斯大林雄鹰”之

高超的空战技术、不错的运气加上最重要的一点----似乎永不停歇的战斗出击机会让谢尔盖和他的部队创造着奇迹!

“谢尔盖会是一个神话。羡慕了?”

问得安德卢普夫笑了笑:他“骂”谢尔盖是疯子,当然不是嫉妒或对他有仇,而是兄弟间的一句牢骚:他和谢尔盖地关系可不错。只不过安德卢普夫认为在西班牙地时候谢尔盖的技术并不比他强到哪去,如果再年轻地十岁、位置没这么高,他不会比自己原来手下的中队长差多少。

不过他可不能多说----显然自己兄弟比他更郁闷!

“只要德国人在明斯克的空运还不结束,谢尔盖的纪录估计还会不断地往上涨,这都是机会。不过再过段时间,估计谢尔盖就得在地上窝一会了。”

“怎么回事?”

知道林俊话中有话。

“像我们的红海军舰载航空兵,似乎就上个月和企图轰炸阿尔汉格尔斯的德国轰炸机部队交战了一次,其它时间基本都窝在航母上呆在白海训练。没有作战机会,就是再好的飞行员也只能窝着发霉。”林俊说。

说到红海军舰载航空兵,他们这会似乎成了一群优秀飞行员组成的“吃闲饭部队”!红海军的普通航空兵在巴伦支海、黑海、陆地战场同法西斯英勇作战,无论是保护航运线、对地支援、反潜反舰还是同敌人空军之间的较量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也涌现了一大批战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