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二章 战争前夜(2 / 2)

“明白就好。这次给你从西班牙招回来的那些飞行员都安排好了,将会到下面担任各个飞行部队的主官。原来是要安排那个安德卢普夫担任莫斯科军区战斗机部队司令员的,现在只能降几个级别到中国去。”

“斯大林同志,飞行员用什么方式挑选?”

“这个由阿尔克斯尼斯安排,你可以让安德卢普夫去问他。”

“这次我什么时间出发,从空中过去吗?”

“是,先到阿拉木图,再去中国。”

斯大林和林俊谈话后,斯大林亲自为等在外面的安德卢普夫和瓦西里授予了“迟到的勋章”,并勉励了一番。

、、、、、、

出克里姆林宫时,时间已经是晚上十点。林俊问费科奇诺夫:“知道空军部长阿尔克斯尼斯家吗?”

“知道,安德烈同志。”

“去他家。”

深夜到访的“屠夫二世”让空军部长同志虚惊一场,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林俊会在这个时候来找自己。

应该说阿尔克斯尼斯是非常“感激”林俊的,因为如果不是林俊“处理”图哈切夫斯基的事,换成那个叶诺夫,他这个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军事委员会委员也一定会收到牵连,估计现在不是在温暖的家里,而是躺在特别监狱冰冷的地板上——历史上就是这样,阿尔克斯尼斯就是在37年6月被捕,次年被处决。

林俊也不废话,直接告诉部长同志自己和安德卢普夫将去中国,他是来“提要求”的。

“轰炸机部队的人选我不管,战斗机的人选我有要求,起码有十个是当年和我一起炸过北方舰队的飞行员。当然,我只要十来个就够了,其他的就按照原来的安排挑选好了。您也知道这次不光是援助中国,我们也要锻炼部队。”

虽然今天这个安德烈有失礼节,但阿尔克斯尼斯一点也不生气——人家把自己当自己同志才会这么说话。

“放心,安德烈同志,我不会把菜鸟派给安德卢普夫同志的。

“知道阿尔克斯尼斯同志也是个爽快人,有些东西我们下面可以解决的就不要惊动上头了。”林俊笑眯眯的说。

阿尔克斯尼斯也是老油条,他当然知道林俊的意思:他来“讨价还价”的事别告诉上面。

,部长同志,我们多准备些纸质副油箱和最新式的凝固汽油弹,还要准备些200公斤级的穿甲炸弹,伊16我要最新式的三型。”

“您要把伊16当俯冲轰炸机用?”阿尔克斯尼斯立刻就的意思,而且他刚才还说到要10名以上有攻舰经验的飞行员

“只是在必要的时候,这些飞机还是以防空为主。目前我们没有合适的俯冲轰炸机,而这次到中国,我们很可能会有大量的近距离支援任务,估计攻击日本军舰的机会也会有。据说中国方面没有合适的穿甲炸弹,所以我们要准备些,当然不用太多。到时那个凝固汽油弹是越多越好。”

“没问题,我一定做好这个后勤部长。”

阿尔克斯尼斯顿了一下又说:“这次我想把挑选的飞行员秘密集中到茹科夫学院训练,您看怎么样。”

林俊当然没意见,且不说历史上就是这样的安排,那还是自己的“老窝”,到了那还不是他的“天下”。

“这次上面除了派出我们的飞行员外,还要向中国方面提供大量的战斗机,可能到时候会需要您在中国协调一下。”

“我是协调不了,斯大林同志要我一直和中国的中央政府在一起,接飞机的事可帮不上忙。”林俊是拿出了斯大林的话当挡箭牌:他哪有管这“闲事”的功夫。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安德卢普夫开口了:“部长同志,这次派往中国的部队有多少?”

“第一批战斗机和轰炸机各一个大队,后续还会有些增加。”

“那好,我看每个大队按照我在西班牙时指挥的第一战斗机大队的规模组合好了,您看这么样?”

林俊这是“狮子大开口”,他可不怕你不答应。

一停林俊的话,阿尔克斯尼斯想:“你够狠!那个第一战斗机大队当初是你的“御林军”,一般的战斗机大队也就它三风之二的兵力。”

阿尔克斯尼斯能这么想,可不能这么说,人家“太子”要多少就给多少吧,反正也不是太过分:“好的,就按照每大队三个中队的编制,一线保持三十六架作战飞机。和西班牙时一样,三分之一的伊15,其它都是伊16三型。”

“哈哈,部长同志说话就是爽快!”林俊笑得有些“贼”。

林俊知道,抗日战争前期的空中较量十分的激烈,所以希望在不违反记录的情况下能让安德卢普夫手里有足够多的兵力,让日本人好好的吃点苦头。这次斯大林的决定就是先派2大队,然后再视情况增加兵力,但没有确切说明到底派多少飞机。林俊也是抓住了斯大林的这一“漏洞”来“发挥”了一下——他也知道,就是自己要再多的飞机,后勤方面也解决不了,就是航空汽油也来不及运,飞机多了也没用。当时苏联和中国间的交通非常不便,到时候援华航空队的补给很可能要完全依靠空运,再说林俊也不想再违了斯大林的心意。

、、、、、、

阿尔克斯尼斯的速度倒也快,在25号就在茹科夫空军学]:次出征的首批飞行员、地勤人员和飞机,加起来足足有500号人。崭新的飞机是从飞机制造厂直接运来的:轰炸机是两个中队的SB-2快速轰炸机和一个中队的最新式DB-3程轰炸机。

每个飞行大队说是只有36架飞机,但阿尔克斯尼斯还很给林俊准备了每大队12架“后备机”,只不过这些后备机还组人员——为此林俊还特意赶去感谢了部长同志的“合理安排”。

轰炸机大队的大队长是基达林斯基,指挥战斗机的是普罗科菲耶夫——他当年也参加了林俊指挥的攻击北方舰队的行动,而他手下的飞行员就有11人也是当年的老鸟。

部队在学院里进行了紧张的训练,这次林俊倒只是参加了一次合练:一是自己这次不是“飞行员”,免得上头有意见;二是他也有很多事要安排。

去了一趟伊万大叔那,看望了这位亲人,还跑了几趟亚历山大那,又接待了中国驻苏联大使蒋廷的拜访。

武金斯卡娅对于和丈夫一同出发去中国倒没有过多的想法,军人就要服从命令,而且丈夫暂时离开莫斯科也是件好事。只不过这次她有些丢不下儿子,但有阿尔希波夫一家照顾倒也放心。

斯大林原想林俊是在八月中旬先期出发去中国,而到了八月中旬,由于阿尔克斯尼斯的配合和卓有成效的训练,苏联援华航空队全体已经做好出发准备,而且中国方面也做好了迎接工作,斯大林就同意林俊同大队人马一同出发。

1937年八月十八日临晨,苏联援华[:.和拆卸后的飞机经铁路前往阿拉木图。

由于这次出征是秘密的,货运站台上没有多少人送行。林俊在缓缓开动的列车上看着夜色中的莫斯科,“莫斯科,希望我能活着再见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