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九章 装甲列车(2 / 2)

别克里耶夫”啪”的又一个敬礼,“您好,上校同志。请允许我邀请您参观我们的列车。”

林俊回礼后说:“你好,大尉同志。我接受你的邀请。”其实就是没受到邀请他都会想办法进去看看,对于这个大家伙他是太有兴趣了。

装甲列车虽然无法离开铁轨作战,而且只要铁轨有一点小的损坏就能使列车失去机动能力。和其它武器相比,它对后勤支援的依赖性也要大得多:列车要不断加水,每天都要补充煤,而且还必须要清理锅炉等等。虽然它有非常多的缺陷,但它的优点也是明显的:行驶速度快,即便是面临敌人地面和空中打击,装甲列车在1天内也能行驶500公里以上,而且-般轻兵器和炮弹破片无法穿透其装甲,所以重装甲列车能够与敌人近距离交战时,车载的大量火炮和机枪可以形成强大的火力,而且还有具有防空能力和运载步兵的能力。虽然在二战期间。装甲列车已经是相对落后地武器,但在一些特定的环境里它还是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比如作为一些要塞的防卫和作为大型铁路枢纽的防卫力量时。

如果一只敌方的步兵部队想攻占有装甲列车保护的铁路枢纽,那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装甲列车拥有地强大火力和巨大的备弹量绝是对手的“噩梦”!

林俊跟着别克里耶夫进入了那节有三个炮塔的车厢,一同进去的还有那位厂长同志。而其他地方上的同志都等在了外面,因为有纪律在:地方地同志是不允许进入的,当然那位厂长例外,他的工作允许他这样做。

车厢里非常暖和。有几位红军战士正在整理弹药架上的炮弹和子弹箱,他们看到车长陪着一位上校同志进来,连忙立正敬礼。

“稍息,大家忙,我只是参观一下。”林俊说。

在别克里耶夫的示意下,几个战士又开始自己的工作。

“这节车厢配备了多少弹药?”林俊问。

“报告上校同志。标准配备是每个炮塔30076.2米炮弹,其中30发穿甲弹、20发烟弹和20发照明弹,其:+机枪的备弹量是3000发。而配备给这里的四挺马克沁机枪的弹药共有40000。所有武器地备弹量还可以视具体情况变化,如果必要,我们甚至可以在超载的情况下将备弹量增加一备,但这样车厢里就会变得拥挤不堪。”别克里耶夫说。

“这么大地备弹量和火力,要是在战场上可够敌人喝一壶的!呵呵。对了,别克里耶夫同志,以后在非正式场合叫我安德烈就行了。”

“是,安德烈同志。”

林俊敲了敲装甲车体。“这装甲有多厚?”

回答林俊地是厂长:“安德烈同志,所有车体的装甲都用的是8米厚的优质装甲板。敌人的机枪和炮弹破片都是穿不透的,而每节车厢的装甲指挥塔用的是15毫米厚地装甲。如果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在车体外面再用螺栓固定上附加装甲板,但那样会影响行驶速度。而所有车厢里存放弹药地位置的装甲有25毫米厚,我们对于这部分做护。”

“很好,有这样防护和火力的重装甲列车绝对是敌人的噩梦!”

林俊顿了顿,问别克里耶夫:“车内靠什么相互联系?”

“以前我们靠内部的传声筒,这次大改装工厂方面给列车加装了内部通话器,效果比传声筒好的多,但我们还是保留了传声筒作为备用措施。”别克里耶夫停了下。又说:“我们还配备了大功率的电台,最远可以和500里以外的上级取得联系。”

“这些通讯设备将会大大加强我们的战斗力。”林俊说。“还有,这列车的供暖是怎么解决的?”

苏联的严冬不是一般的冷,在冬天这些铁家伙要是没有可靠完善的供暖设施,它们绝对会变成一个个大冰窖,里面的人想在这样的环境里保持战斗力是痴心妄想。(德国的装甲列车在俄罗斯的铁道上就吃过供暖不足的亏:他们为苏联铁路专门改装的窄轨装甲列车由于没有可靠的供暖设备,结果在俄罗斯严寒的冬季根本无法保持应有的战斗力。)

“所有的车厢都有专门的供暖管道和机车头专门的设备相连,用的是蒸汽供暖系统,这样可以保证在冬季时我们的战士也能保持百分之一百的战斗力。”别克里耶夫介绍。

车厢里有点暗,因为没有打开所有的照明灯,虽然里面的温度比较高,但“钢铁箱子”里感觉还是有点阴沉。

林俊走到一挺“巨大”的马克沁机枪前,试了试长方形射击窗口上的活动装甲板,感觉关合还是有点费劲。这水冷型的马克沁机枪非常笨重,当然只是对步兵而言,在装甲列车上就没这个问题:只要是前方有敌人,它600的射速和持续的射击能力绝对有着巨大的杀伤力。

马克沁机枪阵地前没有活人!——这句一战的名言林俊是记得的,而在马德里时,他就听说过一挺马克沁守住一座大桥的事。

“老家伙的威力还是可以的!”他摸着机枪说。

他看到边上的弹药箱子里的机枪弹链用的还是那种老式的帆布弹链,.里耶夫,这帆布弹链的可靠性怎么样?“

“还行,安德烈同志。虽然没有新式的金属弹链供弹可靠,但后勤上来的容易,而且我们的机枪射手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同志,可以保证关键时候不调链子。”

林俊还钻进了一个T-28克的炮塔吊篮,发现它已经改成了电动旋转,这样在战斗中的反应能力比液压的反应快,而且手动装置也在,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用。

“安德烈同志,我们是不是到其它车厢看看?”别克里耶夫问。

“好的,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