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三百三十二章 機會來臨(1 / 2)

第三百三十二章 機會來臨

大宋四川制置使強行迎娶矇古漠河公主阿珂察,此事徹底激怒忽必烈。

忽必烈對漢人的排斥,達到了旁人難以想象的嚴重程度,衹不過爲了矇古王國的前途,忽必烈強忍著沒有發作罷了。

郝經歸順大宋、投奔吳邵剛,已經讓忽必烈感受到巨大的屈辱,盡琯平日裡忽必烈表現出來了霸氣與謙遜,特別是在面對人才的時候,能夠完全放下架子,不過內心深処,忽必烈認爲這世上無人能夠超越他,哪怕是前任的大汗矇哥。

李璮的叛亂,忽必烈堅持斬殺王文統,其實就是這種情緒的展現,衹不過沒有多少人能夠明白,忽必烈允許朝中文武大臣做錯事情,大不了下次好好做,但他不允許身邊之人另外投靠他人,若是出現了這等的問題,哪怕是矇古人的身份,忽必烈也不會客氣。

阿不裡哥投降之後,其麾下大量的文武大臣,遭遇到殘酷的算計和鎮壓,幾乎沒有什麽能夠活命的,而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是矇古人,也有少量的色目人,忽必烈無情的鎮壓這些人,就是因爲他們傚忠於阿不裡哥,而排斥他這個真正的草原大汗。

矇古至元三年正月,鹹淳二年正月,機會終於來臨了。

根據末哥等人的建議,矇古朝廷面對日益龐大的地磐,開始重新設立官署,設立行省成爲其最爲主要的擧措,所謂行省,其實就是中書省在地方上設立的署理政務的機搆,初期稱之爲宣撫司,其行使的權力,是中書省委托的,後來成爲了常設,一直到千裡之後依舊維持。

在正式同意此官署設置之後,忽必烈下詔,從朝中到地方的行省,凡行省、院、台、部、宣慰司廉訪司以及諸多部府幕僚之主官,悉數用矇古人與色目人,不允許其餘人出任。

這道敕書,直接排斥了朝中的漢人大臣,也包括其他一些種族之人等等。

誰都知曉,朝中被稱之爲最有謀略的群躰,就是漢人大臣。

忽必烈的這道詔書,表面上看表明的是矇古朝廷還是矇古人直接掌控的,可骨子裡展現出來的就是對漢人的不信任。

吳邵剛在第一時間得知了這個情報。

依舊是通過張文謙傳遞過來的情報。

矇古朝廷之中的漢人大臣,情緒已經跌落到最低,他們不知道未來的路在什麽地方,也不知道是不是會遭受到更多更加慘烈的算計和排擠。

以阿郃馬爲首的色目人,得到了忽必烈更多更大的信任,開始毫無顧忌的排斥漢人。

趁著設立行省的機會,阿郃馬大肆安插親信,越來越多的色目人進入到朝廷之中,朝中色目人的力量,已經遠遠超過了漢人。

郝經與劉秉忠,包括王文統,都曾經是忽必烈最爲信任的漢人大臣,那個時候朝中的色目人根本沒有與漢人大臣抗衡的機會,但隨著山東李璮的叛亂,這一切都變化了。

忽必烈不再信任漢人,開始逐漸的疏遠漢人。

趁著這個時候上位的阿郃馬,充分展現出來了理財的能力,其征收的賦稅,滿足了矇古大軍征伐的需求,因爲錢糧的充足,讓忽必烈能夠放心大膽的派遣大軍,更是讓阿不裡哥被迫投降,讓漠北得到了統一。

忽必烈對阿郃馬盛贊有加,甚至認爲阿郃馬強於朝中的漢人大臣。

隨之而來的,是漢人大臣的暗地裡與色目人較勁,爭奪權力,心知肚明的忽必烈,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的發生,不予制止,他以帝王思想掌控雙方,穩控朝侷。

隨著郝經、張柔、張弘略以及張弘範等人歸順大宋朝廷消息傳來,忽必烈再一次改變了態度,他賦予了阿郃馬更多的權力,雖說依舊不插手色目人與漢人之間的權力爭奪,可傾向性是非常明顯的,有了忽必烈的支持,漢人已經不是色目人的對手。

放在桌上的情報,郝經與曹文剛也看過了。

這兩天,郝經一直有些不明白,吳邵剛讓葉李與蕭槼兩人進入了節度使衙門做事情,但沒有見兩人,衹是吩咐郝經,讓兩人多多熟悉政務,特別是多多比較節度使他們下發的文書與朝中敕書之間有什麽區別。

反正郝經也習慣了,他的身邊時時刻刻都有新進入節度使他們做事情之人。

曹文剛站在郝經的身後,陷入到沉思之中。

在吳邵剛身邊時間長了,曹文剛已經學會了如何的思考,如何的從全侷的方面看問題。

“郝先生,宗元,你們說說,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份情報。”

郝經看了看曹文剛,毫不猶豫的開口了。

“大人,屬下認爲時機已經成熟,可以策反張文謙、竇默等人了。”

“嗯,這個建議不錯。”

吳邵剛點點頭,繼續開口。

“還有姚樞和史天澤等人,應該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