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516超尘(2 / 2)


沈牧心中涌起无法控制的崇慕之情,宁道奇此番说话充分表现出了道门大宗师的身份气魄,并不讳言自己暗存机心,凭此破坏宋缺出师岭南的计划,且不说废话,以最谦虚的方式,向宋缺正面宣战。

宋缺只要有任何错失,致乎答错一句话,也可成今夜致败的因素。

高手相争,不容有失,即使只是毫厘之差。

宋缺两手负后,朝铜殿方向油然漫步,哑然失笑道:“道兄的话真有意思,令我宋缺大感不虚此行。道兄谦虚自守的心法,已臻浑然忘我的境界,深得道门致虚守静之旨。宋缺领教啦!”

沈牧心神剧震,宋缺的说话,就像他的剑般慑人,淡淡几句话,显示出他对宁道奇看通看透,证明他正处于巅峰的境界,梵清惠对他再没有影响力。宋缺怎能办得到?

得剑后是忘剑。

苦思后是忘念。

从梁都到这里来,对宋缺来说,正是最高层次、翻天覆地的一趟剑道修行,得剑然后忘剑,瞧着宋缺雄伟的背影,他清楚感觉负在他身上强大至没有人能改移的信心。没有胜,没有败,两者均不存在他的脑海内。

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天剑。

宁道奇欣然道:“宋兄太抬举我哩!我从不喜老子的认真,只好庄周的恢奇,更爱他入世而出世,顺应自然之道。否则今夜就不用在这里丢人现眼。”

两人对话处处机锋,内中深含玄理,沈牧更晓得自宋缺踏入山门,两人已交上手。

宋缺讶道:“原来道兄所求的是泯视生死寿夭、成败得失、是非毁誉,超脱一切欲好,视天地万物与己为一体,不知有我或非我的‘至人’,逍遥自在,那我宋缺的唠唠叨叨,定是不堪入道兄法耳。”

宋缺之话看似恭维,事实上却指出宁道奇今次卷入争霸天下的大漩涡,到胸存机心,有违庄周超脱一切之旨。只要宁道奇道心不够坚定,由此对自己生疑,此心灵和精神上的破绽,可令他必败无疑。

打开始善攻的宋缺已是着着进迫,而宁道奇则以退为进,以柔制刚。

沈牧随在宋缺身后,经过钟楼,终抵禅院核心处铜殿所在围以白石雕栏的平台广场。

于白石广场正中心处的骑金毛狮文殊菩萨像前,宁道奇拈须笑道:“后天地而生,而知天地之始;先天地而亡,而知天地之终。故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死者生之效,生者死之验,此自然之道也。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元气运于天地间。所以物极必反,福兮祸所寄,祸兮福之倚。老子主无为,庄子主自然,非是教人不事创造求成,否则何来老子五千精妙、庄周寓言?只是创造却不占有,成功而不自居。宋兄以为然否?”

宁道奇风采如昔,五缕长须随风轻拂,峨冠博带,身披锦袍,隐带与世无争的天真眼神,正一眨不眨瞧着宋缺,似没觉察到沈牧的存在。四周院落不见半点灯火,不觉任何人踪。

沈牧知机的在白石雕栏外止步,不愿自己的存在影响两人的战果。宁道奇只要心神稍分,宋缺必趁虚而入,直至宁道奇落败身亡。

宁道奇左右后侧是陪侍文殊菩萨的药师、释迦塑像,而平均分布白石平台四方的五百铜罗汉,则像诸天神佛降临凡尘,默默为这中土武林百年来最影响深远、惊天动地的一战默作见证。

文殊佛龛前的大香炉,燃起檀香,香气弥漫,为即将来临的决战倍添神秘和超尘绝俗的气氛。

宋缺从容自若的步上白石台阶,踏足平台,直抵宁道奇前两丈许处,淡淡道:“道兄从自身的生死,体会到天地的终始,自然之道,从而超脱生死终始,令宋缺想起庄周内篇逍遥游中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的巨鹏神鸟。宋缺虽欠此来回天极地终之能,但纵跃于枝丫之间,亦感自由自在任我纵横之乐,道兄又以为否?”

庄周这则寓言,想象力恢奇宏伟,其旨却非在颂扬鲲鹏的伟大,而在指出大小之间的区别没有什么意义,在沼泽中的小雀儿看到大鹏在空中飞过,并不因此羞惭自己的渺小,反感到自己闲适自在,一切任乎自然。

宋缺以庄周的矛,攻宁道奇庄周之盾,阐明自己助沈牧统一天下的决心,故不理宁道奇的立论如何伟大,因大家立场不同,只能任乎自然。

沈牧听得心中佩服,没有他们的识见,休想有如此针锋相对的说话和交流。

宁道奇哈哈笑道:“我还以为老庄不对宋兄脾胃,故不屑一顾。岂知精通处犹过我宁道奇。明白啦!敢问宋兄有信心在多少剑内把我收拾?”

宋缺微笑道:“九剑如何?”

宁道奇愕然道:“若宋兄以为道奇的散手八扑只是八个招式,其中恐怕有点误会。”

沈牧也同意他的讲法,以自己与他交手的经验,宁道奇的招式随心所欲,全无定法,如天马行空,不受任何束缚规限。

宋缺仰天笑道:“大道至简至易,数起于一而终于九。散手八扑虽可变化无穷,归根究底仍不出八种精义,否则不会被道兄名之为八扑。我宋缺若不能令道兄不敢重复,胜负不说也罢。可是若道兄不得不八诀齐施,到第九剑自然胜负分明,道兄仍认为这是场误会吗?”

宁道奇哑然失笑道:“事实上我是用了点机心,希望宋兄有这番说话。那道奇若能挡过宋兄九剑,宋兄可否从此逍遥自在,你我两人均不再管后生小辈们的事呢?”

沈牧心中生出希望,若宁道奇硬能捱过宋缺九剑,大家握手言和,宋缺自须依诺退隐,但有自己继承他的大业,为他完成心愿,总胜过任何一方败亡,那是他最不愿见到的。

宋缺默然片晌,沉声道:“道兄曾否杀过人?”

宁道奇微一错愕,坦然道:“我从未开杀戒,宋兄为何有此一问?”

宋缺叹道:“宋某的剑法,是从大小血战中磨练出来的杀人剑法,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在过程中虽没有生死胜败,后果却必是如此。道兄若没有全力反扑置宋某人于死地之心,此战必死无疑,中间没有丝毫转圜余地。我宋缺今夜为清惠破例一趟,让道兄选择是否仍要接我宋缺九剑。”

宁道奇双手合什,神色祥和的油然道:“请问若道奇真能捱过九剑仍不死,宋兄肯否依本人先前提议?”

宋缺仰天笑道:“当然依足道兄之言,看剑!”

喝毕探手往后取剑。

沈牧立时看呆了眼,差点不敢相信自己一对眼睛。

宋缺往后探的手缓慢而稳定,每一分每一寸的移动保持在同一的速度下,其速度均衡不变,这根本是没有可能的。

人的动作能大体保持某一速度,已非常难得。要知任何动作,是由无数动作串连而成,动作与动作间怎都有点快慢轻重之分,而组成宋缺探手往后取剑的连串动作,每一个动作均像前一个动作的重复铸模,本身已是令人难以相信的奇迹,若非沈牧的眼力,必看不出其中玄妙,怎教他不看得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宁道奇仍双手合什,双目异光大盛,目注宋缺。

宋缺的拔剑动作直若与天地和其背后永远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本体结合为一,本身充满恒常不变中千变万法的味道。没有丝毫空隙破绽可寻,更使人感到随他这起手式而来的第一剑,必是惊天地,泣鬼神,没有开始,没有终结。

剑道至此,已达鬼神莫测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