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6节(1 / 2)





  马大柱这会儿也蒙着呢。今天丰收,他还准备回家就和家里人说这消息呢。

  结果都没给他这个表现的机会,这消息就在队里传开了。

  李四喜找到他了,就吼道,“这么大的事儿你不知道?你不是去过县城了吗?”

  马大柱哆嗦道,“我是知道,可我不敢说啊。”

  “这么好的事儿,有啥不敢说的?”李四喜气死了。这要是早点说,他们家不就能早就吹起来了吗。能吹几个月了。

  太吃亏了!

  “你咋这么蠢呢!”简直不像她儿子。

  马大队长送走了吕县长,也跑过来了,看着马三根就道,“不厚道啊,太不厚道了,这消息不早点说。我最近压力多大哟,那些大队长看咱们庄稼长得好,就找我麻烦,说咱马家大队占便宜了。我要早知道是咱外孙做出来的,咱不就能怼回去了吗?”

  马三根拍了自己儿子的脑袋,“都是这个臭小子,瞒着不说。”

  马大柱冤枉死了,“我这不是怕说了,你们就不用化肥了吗?”

  马大队长也给他脑袋来了一下,“以为咱和你一样蠢呢,这么好的化肥,傻子才不用!”

  马大柱抱着自己的脑袋,苦着一张脸,冤枉的想哭。

  都是一群马后炮,他太难了。

  第40章

  因为抢收工作,大队的食堂又开伙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整个大队食堂闹哄哄的。大家都在谈论丰收,谈论马家大队的外孙江博。

  没错,江博已经从老马家的外孙,成了整个马家大队的外孙了。

  他是属于整个老马家大队的荣耀。

  听说这化肥是外孙苏江博做出来的,专门给他们老马家的。而且县里会选择在他们老马家这边你第一个搞化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他们老马家今天的荣耀,今天的丰收,都是因为一个人——苏江博!

  凭着外孙苏江博的功劳。马三根这个在队里平平无奇的人,今天也成了整个队里万众瞩目的存在。谁让他是人家名正言顺的外公呢。

  马三根端着大海碗,美滋滋的喝着稀糊糊,吃一口就说一句,“我早就说了,我们家兰花儿那孩子是个有出息的,那就是个神童。绝对是有大本事的人。你们别看他年纪小,那本事可不小哟。当初我们家兰花儿转正那事儿,也是他,现在这化肥就更不用说了。其实当初这化肥出来的时候,我就琢磨着是不是他做的。可我们家人比较朴实,那孩子不声张,我就算猜测了,我也不能往外说啊,咱家又不是喜欢吹牛的人,是不是?”

  马三根堂哥马有根道,“早该说的,你说了,咱不是整个队里都光荣吗?和咱这一家人还讲究那些,有好事就要说出来,让大伙儿都知道。”

  李四喜在边上道,“要我说啊,还是怪我家大柱,他就是太老实了,有好事也不好意思往外说。不说你们了,咱自己也不知道。没法子,我们老马家人都太老实了。”

  于是马大柱成了马家大队谴责的对象。

  连大柱媳妇都埋怨他,啥事儿都不说。这要是早说了,她不是也能回娘家去说说吗,也在娘家长长脸。

  马大柱啥话都不想说了。闷着头喝糊糊。

  当然,谴责完了之后,马大队长还是表扬了马大柱当初进城里帮着打听消息的行为,让他们马家大队没有错过化肥这种宝贝疙瘩。

  马大柱总算得到了点儿表扬,脸红了红,抬头挺胸。

  那可不,他功劳可大了。要不是他当时说化肥好,队里咋可能会用呢?

  他嘴上还是谦虚道,“我啥也没干,我就是个跑腿的。”

  马大队长点头道,“功劳最大的还是小博。要是没有小博,咱队里能这样吗?”

  肯定不能啊,那还用说吗?

  大家心里都明白呢。

  马大队长道,“所以,我在这里征求大家的意见,咱队里单独给小博家里奖励点粮食。今年刚收的春麦,咱一人拿出一两,大家觉得咋样?”

  “这没得说的,这一两咱给。”

  “对,咱给得起!”

  刚得了大丰收的马家大队社员们底气十足。就算交了公粮上去,他们也能够比之前多分好多了。不就是一两吗?少吃一口,也省下来了。

  马大队长表示很满意,“吃水不忘挖井人。咱马家大队就是不亏待自己人。就是要这么一直团结。”

  李四喜一听就高兴坏了,这下子闺女家里又多了几十斤粮食了。

  而且还是麦子这种好粮食。她闺女家那娃娃真是福娃娃。

  马家大队丰收的事儿很快就传遍了附近的生产队。

  其他大队一直在关注肥料的事儿,之前还笑话马家大队那边瞎搞,弄那么多试验田,也不怕亏了。

  没想到粮食越长越好,还丰收了。

  之前还没收粮食,只看着庄稼长得好了,他们就知道化肥的好处了,大伙儿就去公社那边闹了,说要化肥,凭啥就给马家大队啊。

  这会儿丰收了,大家就更坐不住了,要去公社讨个说法。

  公社书记前阵子被这些人逼的头疼,当初没结果的时候,一个个的生怕他们被选中当试验田。结果看到好处了,就来公社这边闹他这个书记。简直不可理喻。

  如今有底气了,公社书记就直接道,“人家那化肥是人家大队的外孙搞出来的,你们要是有这个本事,也给你们第一个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