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嫡女打脸日常第80节(2 / 2)


  京城中渐渐变得热闹无比,大秦各地的举人们陆陆续续的从各地出发,到了这会儿,基本上已经全都到了京城了。

  四月初八,便是三年一度春闱开考之日。

  此时,京城中茶楼酒肆,处处可见穿着儒衫的举子们,处处是他们讨论着春闱的身影和各种言论。

  一时之间,就连茶馆里跑腿的伙计嘴里都能说上几句经文论调,很是斯文。

  沈弘启这个“准状元郎”的名声,很快便在举子们中间传开了,传的神乎其神的。

  这自然引起了许多狂傲、骄傲才子不服。

  毕竟偌大一个国家,有学之士数不胜数,有道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科考这么多年来,还没有谁在考前如此狂妄的自称状元是自个囊中之物的!

  反倒是有旁人这么吹捧,当事人还要谦虚推却。

  这沈弘启何许人也?竟然如此张狂?

  大家再一打听,哦,原来是出自书香门第的沈家啊。

  他大伯沈大人乃是左都御史,御前行走的大红人;三堂弟又是探花郎......原来是家学渊源啊,这就、这就......有些怪不得了。

  毕竟,人家还是有几分狂妄的资格和底气的是不是?

  于是原本当做笑话听的人,忍不住也有些相信了,没准,人家真的有状元之才呢?否则如何敢放这种话?

  但读书人素来便大有清高不屈、轻易不肯向人低头之辈。

  纵然许多人已经相信、并且羡慕了沈弘启有这本事,但也有很多人表示不服,认为沈弘启就算真的敢放如此狂言,那是因为还没有碰到自己!

  更有些有才学且有野心的,把打败沈弘启当成捷径,相信只要能够打败沈弘启,就一定能够立刻名动京城!

  于是,当第一个人公然往沈家投了拜帖挑战沈弘启之后,陆陆续续的有十来位在各地素有名望、博学多才的大才子向沈弘启递出了挑战拜帖,约他比试比试——啊不对,读书人之间比较文雅,不是比试,而是“切磋”!

  沈弘启又惊又气又怂,他哪里敢应战?

  第261章 沈弘询是很记仇的

  沈弘启暗叫倒霉,憋屈得不得了,没想到自己的名声竟传来传去传成这样了。这下子,这一次春闱他就更不能不下场了。

  他打死也不知道,他在众士子们中间的“好名声”全是沈弘询替他传出去的。

  沈弘询是很记仇的,并且还很有耐心。

  报仇那必须报全套,不能半途而废啊。

  既然全国举子汇聚京城,这是何等盛事?这种让沈弘启扬名立万的机会怎么可以放过呢?

  反正,自己父兄三人都有了前程,沈弘启如何都影响不了自家。

  相反,大房一家子都出息,这是靠实力说话,旁人说起来也只会说二房、三房立不起来啊!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毕竟一只手手指头还又长又短呢。

  谁家都有优秀的儿孙,但同时也有那不成器的啊!

  因此,算计起沈弘启来,沈弘询就更肆无忌惮了。

  沈弘启他坚信自己是有才的,坚信自己肯定不比别人差。但是,应战那是不可能应战的。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不想浪费时间在这种影响复习的、无聊的事情上!

  沈弘启这脑子也是挺奇葩,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个自认为“两全其美”的好主意,他想让沈弘询替他应战。

  弟弟替哥哥应战,天经地义。

  对他来说现在是复习功课的紧要关头,他没有空闲啊。

  而且,沈弘启绝对不承认的是,他直觉的认为沈弘询替他应战肯定能赢。沈弘询赢了,自然也就代表他赢了......

  说白了,还是虚荣心在作怪。

  既不想亲自上阵害怕会输,又想享受赢了的名头和风光。

  这话沈弘启没亲自去跟沈弘询说,而是跟他爹说了。

  沈二老爷心里正对大房一百一千个不满不满意呢,有了这个找借口由头给大房找事儿添乱的机会,怎么可能会放过?

  于是跑到沈老夫人跟前添油加醋学舌了一番。

  沈老夫人听得频频点头深以为然,还骂了一番那些往沈府里递帖子的举子。

  说是怎么心思这么恶毒呢?明明知道这马上就要春闱了,自家乖孙正在抓紧时间争分夺秒的用功念书呢,他们偏在这时候递什么拜帖上门要求比试,这不是摆明了想要影响自家乖孙吗?

  简直居心可恶。

  非得好好的杀一杀他们的气焰不可。

  不然,还以为沈家是软柿子好捏呢。

  沈老太太将沈大老爷叫了来,不由分说吩咐命令他,让沈弘询出面去应付那些人,把那些人打压下去。

  虽然沈弘询才学不如弘启,但是想来对付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之徒也是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