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9章 无处可去(2 / 2)

典型的夏季午后雷阵雨,先后两阵,天就像漏了一般,招待所院子里的香樟树树叶、枝条都被打下来不少。

等风雨过去,干脆把窗户打开,外头凉快了。

从包里翻出西裤、皮鞋换上,上身套了件香江捎回来的体恤衫。

清清爽爽。

俞伟江下午就出去搞关系了,到这会都还没回来,不用管他。

仔细看了看带来的沪上地图,带上点钱,这就开车出门。

现如今沪上的发展是停滞的,要是白天来,在沪上与江南省的交界地区就会发现,现在的沪上农村,这房子压根没江南省的好。

前两年改开之后,沪上会差不多停上十年,几乎啥也不变!

这种停滞不前的情况,得等到浦东开始搞大开发才会改变,

郊区比不上与之交界的江南省嘉兴等地,这市区里也好不到哪去,几十年前如何,这会除了少数新建筑之外,还是没什么大变化。

沪上市区外地车随便开,车子少,就自行车多,头顶拍违章的探头是十多年后才会后有的高科技。

别说吉普,就是大卡车来都没问题。

看到路口有指挥交通的交警,感觉挺亲切的。

回忆里,八十年代的沪上交警是可爱的,至少八七、八八年之前的沪上交警是如此,因为他们不欺负外地车!

没错,现在的沪上交警不欺负外地车、外地驾驶员。

80年代沪上市区就有极少数货车限时限行区域,本地车辆闯禁被交警逮到,会被罚款!

今年罚几块不清楚,就记得86、87年那会是一次五块钱。

但如果被拦下的闯禁车是外地车,不罚款,交警还会给你指路该怎么开、往哪走才是正确线路。

如今的沪上交警,很可爱的!

八、九十年代的职业货车司机,在那个没导航、远行不易的年代,跑到外地人生地不熟,这种事情碰上一次,都会记住一辈子。

看到这会指挥交通的沪上交警,看着有些亲切。

自个其实并不怎么喜欢这座后世被戏称为“魔都”的超级大城市,这房子小,什么都贵,地方又太大,人还多。

生活节奏也太快,随时随地都似乎有什么在催促沪上人往前跑。

四十几年后如此,街上所有人甭管啥年纪,走路就像在跑步,现在其实也慢不到哪去。

这座城市太大了,职工上班路程远,这一远造成的后果就是为了上班不迟到与下班后早些到家,所有人都在赶!

赶时间、赶公交、赶渡轮...

开车去了趟国际饭店,想着73年第一次探亲回来路过这座城市,还特意跑来看这座曾经的远东第一高楼。

部队里有沪上籍的战友,听他们吹得多了。

解放前闯荡过沪上的父亲,在自己年少时也说过这座建筑,那时候看看还真得好高呀!

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自个就是典型的乡巴佬进城。

天都快黑时才找了个小饭馆随意对付了两口,再不吃,饭店就全关门了。

之后又驱车转了转,除了居民区附近,其他地方都很冷清,几十年的差别,这哪像将来大名鼎鼎的“魔都”!

一圈下来天色早已入夜,路过这外滩,今儿个下过雨、天气凉爽,连纳凉与谈恋爱的人都没几个,一片萧瑟。

外滩如此,南京路其实也如此。80年的沪上,白天热闹、人流如织,夜晚就是这么无聊。

感觉无处可去。

直到...

看到了和平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