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4章 钢铁战士(2 / 2)

“裘师傅说人手够了,人太多就是添乱。”

既然父亲这么坚持,相伟荣也就没有强求。

自己的腰受过重伤,还是两次!

第一次是在1974年,那次双车离开车队,半道上分开支线运个短途,结果另一辆车出了意外。

为了救出车子被巨型落石砸翻车,跳车时被压在车底的那名战友,自个从车底空隙里钻进去拖人。

结果车子又往下垮,直接压在他的腰上,战友是最终被救了出来,但自个也伤了。

自己在腰后绑上块之前气割锯短,原本要送给藏族朋友打刀的弹簧钢板,咬着牙把战友拖上自己那台车,又开了几十公里,把人送到了出发的那个兵站。

之后其他战友开车送两个伤员到峨眉四零医院,一拍片,军医都说被压到的时候没当场瘫痪都是奇迹!

还成功救人,甚至之后又开车几十公里,这几乎就是天方夜谭,超出了人类医学所知的极限!

X光片显示:一截腰椎裂开三分之二,而且与另外一截腰椎都错开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不单单是神经上的奇迹,还有人类承受痛苦的奇迹。

这样的伤,按照医院里创伤学专家的说法,在这样的伤引起的剧痛情况下,还能继续救人、开车,铁人都没这么猛,估计得浑身装甲钢打造才行!

医疗钢板绑了半年多,在峨眉山脚的这座大型军医院里都住了三个多月,因为既然没瘫,就不能手术,得慢慢观察、恢复。

再说了,七十年代腰椎神经手术...

难度太高!

观察治疗,用钢板的束缚,慢慢将错开的两节腰椎合拢,那些军医都把他当成了医学奇迹的小白鼠。

最终出院时,腰椎还是有那么点错开的,已经不可能彻底归位。

三级甲等,因公。

还好,自己的毛病自己知道,其它没大问题,就是对弯腰状态下的负重有所影响,使不上太大力气。

第二次嘛,79年作战最后阶段,倒霉催的,挨了发越南猴子的近距离炮弹,气浪把人都抛了出去。

最初的懵圈劲过去,就感觉后腰上很疼,一摸有个异物,轻轻一拨,居然掉下来一块弹片,外加一手的血。

战友帮忙,撒上止血粉,捆上三角巾止血包。

第二天结束作战,自己那辆车还是滇省方向回撤的最后一辆,后头几百米外,就是黑压压跟着越南猴子几千人!

至于红河对面的底处山腰上,远远看过去,己方平射状态下的四管高射机枪和小口径高射炮,就像春天竹园里的春笋一样密密麻麻!

很安静的撤离,团长就在自己车上,后头就是越南重兵。

猴子很有自知之明,这边撤离一段,那边就慢慢跟上一段,保持距离。

除了汽车声、人群的脚步声,其它什么声音都没有。

当时自己都在想:要是哪个白痴枪走火,后头的那些猴子都得给自己陪葬!

夹在中间,百分百尸骨无存。

自己这车一过红河浮桥,工兵弟兄们就把浮桥炸上了天。

回到祖国安心了,在战地医院再做检查,军医一看后背,又问了伤情,得知旧伤的情况后,立刻又拍片。

牺牲的烈士都见了不少,但看了X光片后,几名军医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那块弹片都插进过以前裂开过的那截腰椎几毫米,结果是被相伟荣说的那样:“轻轻一拨,掉了。”

一帮军医围观,领头的一位问了句:“兄弟,你没痛觉的吗?”

边上一个看热闹的护士好心,而且带点不好意思的语气说了句:“他有痛觉,刚才打针的时候,脸都抽了。”

好吧,这位护士比较年轻,技术一般,药水打得快了点,真的有点疼。

之后嘛,战地医院不用住,伤口都快愈合了,就是军医开出了一份医嘱要求。

等部队回到西川,根据医嘱要求,又去峨眉40医院疗养了差不多三个月,公伤转战伤。

隔天就会拿上瓶护士们给的葡萄糖当饮料,去爬山看风景。

至于中间那天,就是不断被一帮子不知道哪来的军医当小白鼠看待,做检查,询问感觉如何云云。

一出院,这辈子这兵当得已经圆满,老子不干了,复员!

这会,家人知道自己的情况,车队里的同事们也都知道,连郭文喜都喊他别再搬。

不坚持,边上看会热闹。

当第一件黄花梨交椅被搬下来,那位裘师傅特意拆开外边包着的布。

“这手艺,我能做。这材料,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