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2章(1 / 2)





  转眼过了几日,到了论功行赏那一日。

  朝堂上,傅家兄弟等人站得偏远,遥遥站在文武百官前头的太子并未留意到今日多了许多论官阶低微之人被拦在庙堂里外,他决心一鼓作气,在朝堂上请旨论功行赏后,又呈上个白来个甘愿出海贸易的商户名单后,眼睛就瞟向此番赚得品满钵盈,又才得了皇帝称赞的几个商户。

  果然那几个商户才刚刚回来,受人欺瞒,只听说皇帝要大肆操练水军、打造战船,不许海外贸易,就齐齐起身跪下,朗声说:“陛下,虽海外之人实数未曾开化的蛮夷之邦,处处比不得咱们中土大国。但有道是以德服人,咱们若诚心跟他们友好往来,他们自会感激涕零,跟咱们和睦相处。若是操练水军、打造战船,只怕会将他们吓住。自古就有狗急跳墙这一句,若是他们破釜沉舟,向我国袭来,虽说他们定会惨败而归,到底会坏了咱们大国仁义的名声,叫海外蛮夷拿捏住咱们以大欺小的罪名。”

  “正是,我大国崇尚的是以德服人,不必像那些蝼蚁小国一般动辄舞刀弄枪,徒惹人笑话,且那操练水军、造船的银子,折算下来价值不菲,若用来再做贸易,不过数年,海外众国的金子,全部要落入我泱泱大国手中。”

  ……

  皇帝高坐在宝座上,懒懒地听下面众人絮絮叨叨,眼睛向太子看去,等着下面其他人说话。

  果然,傅惊鸿在队伍后面开口说:“几位大人言之有理,只是傅某才疏学浅,还请几位将道理说得深入浅出一些。”

  前面的官员回头,见是傅惊鸿,便不理会他。

  太子等人心里都在纳闷傅惊鸿怎来了。

  皇帝高高在上地坐着说:“正是,你们说的太深刻了,朕也听不大明白。”

  皇帝这么一说,敢站出来说话的人便少了。

  忽地,素来跟皇帝君臣和睦的张太傅站出来,正气凌云地说:“征召男丁入伍,方能操练水军,增加赋税,方能有银子造船。这等劳民伤财之事,做来做什么?”

  傅惊鸿见张太傅说话,便明白这是皇帝有意叫人一个唱白脸,一个□脸。

  商韬出来说:“此次出海买回来许多外国船只运载货物,老大臣看一看,便知道他们的船舶不输给咱们。今次是我们过去,下次就是他们过来。敢问太傅,谁能保证海外友邦下次来,船上带的是货物,而不是长枪大炮?”

  张太傅道:“那就不出海就是了。定是你们出海,他们那群闭塞的蛮夷才知道有我天朝大国。”

  张太傅这话出口,早先同样疑心张太傅是有意□脸的太子也放下了疑心,反而要跟商韬、傅惊鸿一起说服太傅,“太傅这话未免有些强词夺理。大有‘非风吹云动也,只是尔心在动’……”

  “说的浅显一些。”皇帝道。

  太子忙拱手称是,“其一,海外有众多邦国,即便咱们闭目塞听,他们也不会消失无踪影;其二,互通有无乃是人与人来往之根本,也是国与国来往之根本。张太傅这话,大有怕被馒头噎死,就不肯吃饭的意思。”

  张太傅说:“太子是承认吃馒头会噎死了?既然会噎死,何必非要吃馒头,就吃米汤就是了。”

  太子怔住,心道这老货竟然会胡搅蛮缠,莫非他当真不是皇帝指点来搅局的?“太傅明知道本太子要说得浅显,就单说了馒头的事。”

  张太傅一笑,傅惊鸿说:“既然如太傅所说,不吃馒头,只吃米汤也能活,就不知太傅能吃多久米汤?”

  张太傅恼羞成怒地道:“这厮休得无礼!你是何人,敢跟老夫这样说话?”

  太子一怔,因张太傅这太过用力的“恼羞成怒”,又觉张太傅是被皇帝叮嘱过这样说的。

  皇帝笑道:“傅惊鸿的话有道理,既然只吃米汤也无妨,那就叫人将米汤端上来。”

  皇帝话音落下,就见宫人扯着三条手腕粗的麻绳进来,将文武百官请到一旁,就在大殿左边摆上一个麻绳围城的圆圈,然后又将麻绳围成两个圈,先在中间那交接处摆上中土的佳肴,又摆上舶来的香茗,然后左边摆上香茗,右边摆上大鱼大肉。最后在大殿右边也围上一个圈,里头放上米汤。

  皇帝说:“不许贸易,不许造战船的,站到那放在米汤的圈里;许贸易,不许造战船的,站在摆着外国葡萄酒的圈里;不许贸易,许造战船的,站在摆在珍馐佳肴的圈子里,剩下的,又要造战船,又要贸易的,跟朕坐在中间的圈子里。”说完,便起身向佳肴、香茗走去。

  众大臣不明就里,看皇帝走到美酒佳肴那边坐下,先略怔住,随后见傅惊鸿等人动了,又见太子也迟疑地动了,就各自向圈子里走。

  最后只放着米汤的圈子里,张太傅不服道:“陛下,我中土自有美酒佳肴,便是不贸易不造战船,也不会落到只有米汤的地步。”

  “怎不会?商韬已然说了海外之人兵强马壮,太傅以为,他人兵强马壮,会空手而来,空手而归?”皇帝瞥了眼身边众人,众人见皇帝看,便有意做出大吃大嚼模样。

  皇帝也举杯说:“今日是给几位功臣庆功,请诸位放心吃喝。”说完,先要将杯子里的葡萄酒一饮而尽。

  其他人学着皇帝纷纷这样喝酒吃肉。

  张太傅圈子里的人对着米汤毫无胃口,纷纷庄重地袖手坐着,大谈特谈兴起战事百姓的苦楚。

  皇帝的意思已经十分明白,那就是跟着他的人有美酒佳肴,于是,他那圈子里的人越来越多。

  太子额头起了一层冷汗,原先不觉,此时惊觉自己正坐在皇帝对面,这如何能叫他受得住,当真是如坐针毡,握着酒杯,瞄了眼身后的人,示意他们稳住,便自己向皇帝身边坐去。

  太子这边的人虽没想明白,但看太子走了,便也动摇了,一个个眼珠子乱转,心急如焚地想着站哪边。

  如此一来,不过须臾,站在其他圈子里的人便减减少了,过了一个时辰,众人见皇帝还不叫人散,只能强忍着;再过两个时辰,终于张太傅那边的人饿了,开始去喝米汤,嘴里没味道,就去看吃肉的人;吃肉的那群人腻歪得要命,偏又没东西来解油腻;喝酒的更是醉醺醺的,怕再喝会失态,待不喝,肚子里饥饿,又没法忍。

  皇帝隐隐有了要出恭的意思,却强忍着,看众人强撑着,便说:“听朕话的,许去出恭。”

  听皇帝这么一说,不管哪个圈子的都磕头谢主隆恩,不敢再为了风骨为了暗地里的主子说一句跟皇帝的意思相悖的话,夹着憋了许久的肚子赶紧向外奔去,大殿门一开,外头站着等着的官员看见一众德高望重的人奔向恭房,心里纳闷不已。

  终于许多人撑不住了,都恭敬地跪在后头,以示听从皇帝的话,只剩下几个执拗顽固的依旧强撑着不动。

  挨到月上中天,终于张太傅等人坐不住,投降了。

  皇帝此时才慢悠悠地站起来,先扶着人去出恭,回来后,从容地问:“还有谁不解朕为何要贸易要造战船?”

  下面臣工没一个敢说的,皇帝心说不枉他强撑着憋到最后才去殿后传恭房,“既然无人不解,那就写下通俗易懂的策略来,挑出好的叫人印在邸报上发放全国。”

  “遵旨。”

  皇帝淡淡一笑,待要退朝,忽地听人扬声道:“皇上,傅振鹏、傅惊鸿兄弟二人身上背着上百名人命官司,且那人命还是他们的叔伯子侄,当真是灭绝人性!请皇上下旨捉拿他们二人!”

  立时有人附和道:“皇上,虽有法外容情一说,但傅家兄弟并没有什么才华值得皇上法外容情!不过两个平庸之辈!若不将他们收押,严刑拷问,问出实情,秀水村上百条人命枉死,定会叫百姓们心中不服!皇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还请皇上三思。”

  金銮殿上跪下了一半的人,皇帝淡淡地看向下面的人,默默地说道:“三人成虎。”能逼着众臣听从他的吩咐造战船,却不能逼着众臣不提秀水村的官司,毕竟他不是昏君……

  太子也跪下说:“父皇,先将他们二人收押交到郭大人手上,是非黑白,郭大人定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