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6章(1 / 2)





  “细细说来。”皇帝道,见商略、蔺老爷等跪得久了,又不知太子那边的东西什么时候拿回来,便令商略等站起来。

  只傅惊鸿一人跪下道:“正是。内松,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如此自然国运昌隆。但如此一来,帝王也会因民间繁华生出好逸恶劳、骄奢淫逸的性子,如此又疏忽了抵御外敌来犯。是以……”

  皇帝丢了傅惊鸿的书,道:“这道理浅显得很。”

  凌郡王忙道:“虽浅显,但古往今来懂得的人少。不过明主为了抵御外敌、一统山河,肆意增加徭役赋税,害得百姓叫苦不迭,即便天下一统,也不过是守着个破山河,当不得一个盛字。也有一些昏君,不理朝政,无心收复山河,却能叫百姓衣食无忧,但这些朝代,又免不了‘内忧外患’,不过几十年,便国破家亡,也当不起盛字。至于那些囤积天下粮食放在仓中,却无视民间疾苦吹捧出来的盛世,更是当不起一个盛字。”

  皇帝嗤笑道:“内松外紧?又不许徭役百姓,又不许增加赋税,如此对外哪里能紧了?”

  傅惊鸿低头道:“皇上,《民生十要》里有法子,比如今次皇上令人出海经商,赚来的银子,便可省去百姓的徭役之苦。有道是预则立,不预则废,皇上可请了工部、户部、兵部的大人们一同过来商议海防一事,将用银多少、费时多少算出来。”

  皇帝袖手略想了想,笑道:“你的道理虽浅显,稍稍变通一些,却也不失为妙法。朕这一生,文治虽有,却差武功。”

  商略等人忙低了头不说话,凌郡王笑道:“父皇要武功?那儿臣愿意为父皇身先士卒。儿臣愿领命去福建,新近听闻有倭寇频频来犯,且叫儿臣去治他们一治。”

  皇帝摆摆手,“还用不上你,你给朕老实待在家里,多多替太子分忧。”

  “是。”

  傅惊鸿原想一鸣惊人,不想自己的主张一点一点抖落出来,竟是谁都没惊到,看皇帝的模样也不像是要赏赐他官做的,不由地悻悻然。

  傅惊鸿正懊丧,却见早先领命去的小太监赶回来,跪下复命:“回陛下,太子说他不曾擅自收下谢家的东西。”

  “没有?”皇帝扬眉,谁抄家不会顺带着捞上几箱子东西,转而想定是太子以为他怪罪他,才不肯拿出来,“去告诉太子,朕急等着用那东西,叫他莫小孩子心性敷衍朕。”

  皇帝自觉这话已经十分温和,必定不会叫太子起疑心,又叫小太监去讨要。

  小太监出去后,奉旨过来的兵部、户部、工部官员便进来了,这些老爷们不明白什么事,但听皇帝张口闭嘴都说造船的事,料到皇帝不顾朝堂上众臣反对,执意要操练水军、造船了。

  “回陛下,太子随奴才过来了,正等在殿外等着觐见。”小太监匆匆进来。

  “东西呢?”

  “太子说他没收着,太子令人去靖王府问,靖亲王也说并没收着。”

  皇帝失望地抚掌,料到谢蕴收集的一箱子东西当是彻底没了,商略敢说,就是十拿九稳东西在太子那,太子不认,是因为太子以为那箱子是赃物,交出来,便要落下一个贪婪的罪名,看商略白了脸、几位商户家老爷也是满脸惋惜,心知太子毁了的东西大抵能造出一支舰队来,对那小太监挥了挥手,“对太子说,要么送上东西,要么,就回去吧。”

  ☆、72状元及第

  “……父皇,儿臣去跟三哥好好说一说。”凌郡王出声了。

  皇帝点了点头,“叫靖亲王将收着的谢家东西拿出来瞧瞧。”

  凌郡王赶紧退出殿外,看见殿外太子面上恭敬地站着,赶紧过去。

  太监们识趣地背过身去。

  凌郡王忙劝:“哥,父皇并没有为那谢家的东西怪罪你的意思。原本那箱子里的东西就不值个什么,那箱子若还在你手上,便拿出来给父皇。”

  太子方才听了小太监的话,立时后背汗涔涔。金銮殿上就那么几个人,定是他们中的一个出卖了他。凌郡王人也在里头,却不替他分辨,且凌郡王早先在殿上并未站在自己这边,薄薄的嘴唇紧紧地抿着,衡量再三,咬定道:“老五,我怎会收了谢家的箱子?也不知父皇从哪里听到的风声。”

  凌郡王苦劝道:“哥千万别糊涂,父皇都说了是小儿心性,你将东西拿出来,大家玩笑就罢了。”

  太子冷笑道:“无凭无据,你也认定了箱子在我这?当初可是二哥主审,该问他才是。”

  靖亲王是什么性子?靖亲王虽然也藏了东西,但那些东西都是值钱的,绝对不会是一箱子杂七杂八的文书。

  正想着靖亲王,就见靖亲王急赶着叫人抬了两箱子来。

  靖亲王路过凌郡王、太子身边,先对太子行了君臣之礼,惶恐地请太监传话,然后将箱子抬了进去。

  凌郡王不再称呼太子为哥,口呼殿下说:“殿下赶紧交出来吧,你看二哥已经将藏下来的东西拿出来了。”心里对太子的心结一清二楚,不外乎是皇帝将太子当儿子看待的时候,太子非要做臣子。

  太子眼睁睁看着靖亲王被传唤进金銮殿,后背又湿了,他素来谨小慎微,再加上早先有人攻讦他门下之人,更叫他深深地懂得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万万不敢叫皇上以为他言行有亏。方才太监过去讨要,他就悄悄叫人将那箱子里的东西给烧了,如今哪里能将实情说出,少不得要死赖到底。咬牙道:“靖亲王竟然敢藏下东西!”

  凌郡王见跟太子说不通,忙又进了大殿,大殿里,靖亲王抖若筛糠地跪着,商略并几个老爷领命去翻检,翻找了半日,果然靖亲王收的都是名贵又不显眼的东西,一张纸片也没留着。

  “回陛下,没有。”商略十分可惜地说。

  知己知彼这话总是不假的,即便外国的东西没有他们的好,但看过了,心里有个底,再做什么都有个成算。如今就如瞎子摸象,想防着外敌来犯,偏又不知道外敌是个什么模样。

  皇帝终于露出了愠怒,问凌郡王:“太子还没说?”

  凌郡王迟疑道:“……兴许,太子当真没有……”

  皇帝冷笑两声,将靖亲王吓得脸色发白,虎目从凌郡王身上转到商略等人身上,“事到如今,几位还有什么对策?”

  商略、蔺老爷等人对视了一眼,商略又跪下说:“恕学生狂妄斗胆直言,比如各色鲜果,年年从产地进献上来,劳民伤财,累得百姓官员叫苦不迭。因此除非媚上之人,许多两袖清风的父母官见地方上有什么新奇的果蔬,是宁可对不住皇上,也不能进献给皇上的。这鲜果就如海外之物,有人怕送了一个来,皇上又要第二个,因此不敢斗胆送来。说句冒犯的话,宫里没有,宫外未必没有。”

  蔺老爷等说:“家里也有些舶来的洋船,才小匣子大小,却造得十分精细,有道是见微知著,它上面舵头、风帆样样都有,仔细看看,也能略猜到那些海外之国的能耐。”

  商略又道:“还有手铳,近年来国泰民安,渐渐不曾被人提起。但据学生已过世的父亲说,早些年这些都是常见的东西。天下太平了,只用刀枪就能对付了土匪,那上好的东西就被锁了起来。”

  皇帝闭着眼点头道:“是了,咱们原本就有的,何必一味去旁人那边求。叫人开了库房去找出来。至于民间的那些希望物件,就交给你们收集了来,凡有进献者,赏。”又见户部、兵部、工部官员已经等着,便道:“诸位爱卿且去商议我国库中还有多少银钱能挪用,多少男儿能被征召入水军。”

  众人忙答应了,齐齐跪下恭送皇帝,等皇帝走了,尚且不知商略等人身份的官员便跟他们彼此寒暄,换了姓名。

  等出来了,依旧见太子固执地站着以表清白,各自行了君臣之礼,便去了。

  靖亲王原以为皇帝要责怪他,此时见那些东西皇帝也不要,又叫他抬回去,心里十分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