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八章平心成圣天下知各方势力莫不惊(1 / 2)





  很快平心娘娘也就是当年的巫族后土成圣的消息被各方的势力所知晓。妖族天庭之中,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只见那南天门,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宝玉妆成。两边摆数十员镇天元帅,一员员顶梁靠柱,持铣拥旄;四下列十数个金甲神人,一个个执戟悬鞭,持刀仗剑。外厢犹可,入内惊人:里壁厢有几根大柱,柱上缠绕着金鳞耀日赤须龙;又有几座长桥,桥上盘旋着彩羽凌空丹顶凤。明霞幌幌映天光,碧雾蒙蒙遮斗口。这天上有三十三座天宫,乃遣云宫、毗沙宫、五明宫、太阳宫、化乐宫……一宫宫脊吞金稳兽;又有七十二重宝殿,乃朝会殿、凌虚殿、宝光殿、天王殿、灵官殿……一殿殿柱列玉麒麟。寿星台上,有千千年不卸的名花;炼药炉边,有万万载常青的瑞草。又至那朝圣楼前,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金钟撞动,三曹神表进丹墀;天鼓鸣时,万圣朝王参东皇帝俊。又至那灵霄宝殿,金钉攒玉户,彩凤舞朱门。复道回廊,处处玲珑剔透;三檐四簇,层层龙凤翱翔。上面有个紫巍巍,明幌幌,圆丢丢,亮灼灼,大金葫芦顶;下面有天妃悬掌扇,玉女捧仙巾。恶狠狠掌朝的天将,气昂昂护驾的仙卿。正中间,琉璃盘内,放许多重重迭迭太乙丹;玛瑙瓶中,插几枝弯弯曲曲珊瑚树。正是天宫异物般般有,世上如他件件无。金阙银銮并紫府,琪花瑶草暨琼葩。朝王玉兔坛边过,参圣金乌着底飞。

  这时东皇太一和帝俊正在讲道,东皇讲道:“避世离尘,入山养静,乃丹还以后之事。不知者入山养静,以为可以长生。夫长生之道,须要得真铅一味,方能取效。但真铅须要在尘世中寻出。若入山修道,山中内外。尽是阴气,何有真铅至阳之物。真铅是先天灵根,又曰天根,又曰真一之精,又曰真一之气,又曰水乡铅,又曰水中金,又曰黑中白,又曰魄中魂,又曰黑虎,又曰金公,又曰他家不死方。古人取象多端,归到实处,总是形容道心之一物耳。

  这个道心,发而为真知之妙有,藏而为精一之真空,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处圣不增,处凡不减,家家有之。然家家有之,而非自家所有,盖其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也。因其家家有,而非自家有,所以愚人遇之不识,当面错过了也。明末彭好古不达此理,认家家有的字句,直指为女鼎,近来知几子,又以三峰采战注疏。如此惛愚迷误后学,罪莫大焉!”

  然后帝俊讲道:“金丹之道,虚心实腹,两般事业。虚心者,虚人心,修性之事;实腹者,实道心,修命之事。虚心实腹两件,性命所开,其义俱深。若欲虚心,须要识得心。盖心有人心,有道心。人心宜虚不宜实,道心宜实不宜虚。若不分心之真假是非,一概虚之,不但不能了命,而并不能了性。若识其心,不须虚人心,先须炼真铅之道心以实其腹。腹实则集义而生,客气自消,人心自虚。四象和,五行攒,金玉满堂,命宝到手,可以虚人心而养道心,了其性宗,归于无何有之乡矣。修丹之法,惟采真铅为要着。但铅亦不同,有凡铅,有真铅。凡铅者,山中所出,乃有形之浊物,与我无情;真铅蓄,家园所产,乃无形之道心,与我同类。自古上仙,能以超凡入圣者.皆赖其真铅道心之功,故曰用铅不得用凡铅。但道心虽是先天真宝,乃自后天中产出,有用之时,有不用之时。当其未结丹也,必借道心之真知,以制人心之灵知。人心已定,灵知不昧,道心人心,动静如一,真知灵知,虚实相应,圣胎已结,急当抽去道心之刚,温养胎息矣。夫用道心者,所以制人心,人心已静,识神已灭,良知良能,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真灵独存,炯炯不昧。道心无所用,可以有无俱不立,物我悉归空。鱼兔赖筌蹄而得。既得鱼兔,则筌蹄无用。用铅妙诀,实在于此。倘不知用铅之诀,当丹已结,而犹以道心为事,未免用道心而又起人心。真灵又散,金丹得而复失,故曰用了真铅也弃捐。用铅不用之诀,于此可以知矣。”

  太一又言:“金丹大道,至简至易,无有多语,不过炼道心中之真知,人心中之灵知耳。道心刚健归于中正,则道心常存。以真知而制灵知,人心柔顺归于中正,则人心常静。以灵知而恋真知,刚柔相当,真灵合一,是谓铅汞相投,金丹凝结矣。其法至简至易,约而不繁,虽凡夫俗子,得之立跻圣位。但人多无大德行,无大福分,轻易不得。若有大德行大福分者,得遇真人,指示简易神妙之法,犹如睡梦初醒,始知大药即在当人,不从他得,随手拣用,无不如意,仙翁以梦谒西华有授,良有深意,不是设言,且西华真金所产之处。华者真金精明之光。九天者,纯阳无阴之境。真金者,真知之法象。阴暗之中,忽来真知阳光发现,拣此真知归于我家,与灵知相合,以火煅炼,至于纯阳无阴之地,号曰七返九还,金液大丹,岂果梦也哉。性命之道,造化之道。造化之道,生生不息之道。推其道源,益自虚无中而生一气;自一气而生天生地产阴阳;阴阳再合其中,又含一气而成三体。三体既成,一气运动,阴而阳,阳而阴,于是万物生矣。即如草木之生,始而地中生一芽,是自虚无生一气也;既而出地开两瓣,是从一气产阴阳也;又既而两瓣之中抽一茎;是阴阳再合成三体也;从此而分枝生叶,是三体重生万物张也。天地闻一切有情无情之物,皆从此虚无一气而生出,然皆顺行造化之道。修道者若知的顺行造化,逆而修之,归万而三,归三而二,归二而一,归二于虚无,则无声无臭至矣。”

  帝俊又曰:“坎电者,水中起火之象,比道心真知,在至暗中发现,发现之处,正吾身中活子时也。烹轰者,恍惚不定之象。金水方者,道心真知,为精一之真情,具有金水二气也。昆仑在西方,为万山之祖脉,真金所产之处。当道心真知,在至暗中发出,如电光闪灼,忽明忽暗,恍惚不定,难得易失,急用离中虚灵之火以迎之,则真知灵知,性情相恋,阴阳相合。其中产出先天灵药,复运天然真火,煅去后天浊气,矿尽金纯,金丹成熟,吞而服之,脱胎换骨,现出清净法身,方且香风遍满尘寰,岂第遍身香而已哉。坎为水,在人为元精,发而为智;水中藏金,在人为真情,发而为义。离为火,在人为元神,发而为礼,火生于木,在人为元性,发而为仁。道心有坎之象,人心有离之象,道心人心,即具金、木、水、火之四性。但四性各别,若欲一气相生,全赖戊己之功。戊为阳土,为元气,发而为信;己为阴土,为意念,发而为欲。坎纳戊,在道心为信;离纳己,在人心为意。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意诚则己土定而人心静;欲行其道,先立其信,信立则戊土现而道心彰。若道心无信,人心不诚,虽有仁、义、礼、智,各不相顾,所藏性情精神,亦皆相背,何能结至灵至圣之神丹乎?故修道者,必以诚意立信为主;意诚信立则道心彰,人心正。彼此和合,阴阳相应,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凝而为一粒黍珠。散者复聚,去者仍还,故曰只缘彼此怀真土.遂使金丹有返还,戊已之功大矣哉。”

  太一曰:“灵知本阳也,然外明内暗,每招客气。如日居离位,外阳内阴,而翻为女也。真知本阴也,然外暗内明,具有正气。如坎配蟾宫,外阴内阳,而却是男也。后天人心,借灵生妄,道心天真埋藏,亦如女子当家,男子退位矣。

  修丹之道,以真知之道心,制灵知之人心;以灵知之人心,顺真知之道心。男刚女柔,男子主事,女子听命,大业未有不成者。若不会此个中颠倒之意,是识不得道心真知,认不得人心灵知,乃乱乃萃,俱是以假为真,休将管见高谈,而欺己欺人也。”

  帝俊曰:“坎位心中实,即道心之真知,离宫腹内阴,即人心之灵知。取出坎陷真知之道心,点化离宫灵知之人心。一霎时中,阴气消而阳气复,复见本来乾元面目,还我良知良能本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感而遂通,寂然不动。故曰从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尽由心也。体非幻身之形体,乃法身之真体。法身者,本性也。人生之初,一点真灵本性,圆明不昧,刚健中正,纯粹无些儿滓质。如乾卦三奇,纯阳无阴之象,及交后天,天良有昧,灵气有假,如乾卦中虚成离,坤卦中实成坎矣。中虚者,真者离去也,中实者,真者坎陷也。取坎填离者,返还天真,仍复成当年真灵本性,如离封而又变成乾卦矣。真灵一复,主宰在手,常应常净,左之右之,无不宜之,潜藏飞跃,何不尽由心乎?后世之人,不达此理,以取坎填离,认为取肾中之气以交于心。又有取肾气后升前降而落于绛宫者。噫!别有些儿奇又奇,心肾原来非坎离。以坎离为心肾者,愚之甚矣。”

  “……”

  这一讲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梵音似锦,道气迷绕。这些个妖兽、修士正听得如痴如醉之时,忽然一阵无可比拟的威压凭空而降。

  “圣人?”一个惊人的念头升上心头,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布满了不可思议,这是个多么荒谬的结论啊。就是个人也不信的事实就摆在了眼前,接下来平心娘娘的声音响起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相信了,不是逼不得已,他们也不会接受这个难以置信的事实啊。

  “哇!是圣人啊,你说圣人是什么模样的呢?”一个黄袍怪古灵精怪地问道。

  “还能什么模样,总不是你那模样吧!”一个绿油精调侃道。

  “嘿,你们没听到那个声音吗?难道都不觉得熟悉?”身边的松鼠精挤眉弄眼道。

  “熟悉?是挺熟悉的,就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嘛,还能是什么声音啊,女人的声音难道我们都不知道吗?白痴!”有人起哄道。

  “不是,不是,不是你说的那种……”松鼠精连忙摆手道。

  “你这个可恶的耗子,还不说出来,看我怎么收拾你!”一只狮子精吼道。

  这一个混元吼吓得松鼠精魂飞九天,赶忙说道:“那还不是后土娘娘的声音嘛,所以说一定是后土娘娘成圣了。”

  “你放屁!你怎么知道那是后土娘娘的声音啊,怎么又不是其他女人的声音啊,比如是女娲娘娘的声音啊。”

  “嘿嘿,小的当年正好有那个机缘,有幸一睹后土娘娘的芳容,听到那绕梁三月不绝于耳的天籁之声啊,所以小的才斗胆说是后土娘娘,而不说是其他人的声音。”

  “那现在我听到的是平心娘娘啊,可不是那劳什子的后土娘娘啊,你又有何解释?”

  “这个,额,这个……”

  “快说,小心我扒了你的皮!”狮子精恶狠狠地威胁道。

  “不是小的不肯说,是小的也不知啊!大王还是饶了小的吧!”松鼠精一脸无辜地跪地求饶。

  “嘿,看你的这身皮是不想要了,想要我把他扒下来作我的衣服是吧?这么嘴硬,嘿!”

  “啊,救命啊,救命……”

  不管这些无聊的东西,而东皇太一和帝俊确实是对突然冒出来的平心娘娘头痛不已,虽然后土的名号变了,可是声音明摆着是那祖巫后土的声音嘛,就是这一把声音可把两位洪荒举足轻重、鼎鼎大名的妖皇弄得是茶饭不思、头痛不已。

  想到最后,太一突然脑海里想到了一个人来,这个人正是蓬莱仙山的混元仙君,立即就和帝俊商议,帝俊一听马上就点头,即刻就下达命令,吩咐手下去请混元仙君来天庭。

  不说这边妖族的人忙个不停,手忙脚乱要到东海去寻找乐毅。而巫族这边却是另一番景象了,到处都是欢天喜地的模样,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庆祝巫族祖巫后土娘娘能够修成正果,斩获圣人道果。这是巫族一族人多么难得的幸运啊,亿亿年也是难逢的喜事啊。

  而另外那十一个祖巫更是大肆庆祝,非常高兴,就像是刚刚诞生时候的心情啊。

  不说这边,而女娲宫里,果然是个好去处──

  径铺彩石,槛凿雕栏。径铺彩石,径边石畔长奇葩;槛凿雕栏,槛外栏中生

  异卉。夭桃迷翡翠,嫩柳闪黄鹂。步觉幽香来袖满,行沾清味上衣多。凤台龙沼,

  竹阁松轩。凤台之上,吹箫引凤来仪;龙沼之间,养鱼化龙而去。竹阁有诗,费

  尽推敲裁白雪;松轩文集,考成珠玉注青编。假山拳石翠,曲水碧波深。牡丹亭,

  蔷薇架,迭锦铺绒;茉藜槛,海棠畦,堆霞砌玉。芍药异香,蜀葵奇艳。白梨红

  杏斗芳菲,紫蕙金萱争烂熳。丽春花、木笔花、杜鹃花,夭夭灼灼;含笑花、凤

  仙花、玉簪花,战战巍巍。一处处红透胭脂润,一丛丛芳浓锦绣围。更喜东风回

  暖日,满园娇媚逞光辉。

  其间有一名绝色女子,她长得是——

  “

  青姿妆翡翠,丹脸赛胭脂。星眼光还彩,蛾眉秀又齐。下衬一条五色梅浅红

  裙子,上穿一件烟里火比甲轻衣。弓鞋弯凤嘴,绫袜锦绣泥。妖娆娇似天台女,

  不亚当年俏妲姬。”

  这人正是闻名于世的女娲娘娘,她此时也是在讲道,不过她讲道没有那么多的神奇景象出现,不过也是美轮美奂,绝不输于其他的鸿钧弟子,听道的妖兽也是听得入神,没有一个会走神的,生怕一不小心就听漏了一点道法。

  只闻得女娲盘坐在九叶莲台之上,伸出如玉般的兰花葱指,开讲道:“堪笑我心,如顽如鄙。兀兀腾腾,任物安委。

  不解修行,亦不造罪。不曾利人,亦不私己。

  不持戒律,不徇忌讳。不知礼乐,不行仁义。

  人间所能,百无一会。饥来吃饭,渴来饮水。

  困则打睡,觉则行履。热则单衣,寒则盖被。

  无思无虑,何忧何喜。不悔不谋,无念无意。

  凡生荣辱,逆旅而已。林木栖鸟,亦可为比。

  来且不禁,去亦不止。不避不求,无赞无毁。

  不厌丑恶,不羡善美。不趋静室,不远闹市。

  不说人非,不夸己是。不厚尊崇,不薄贱稚。

  亲爱冤雠,大小内外。哀乐得丧,钦侮险易。

  心无两视,坦然一揆。不为福先,不为祸始。

  感而后应,迫则复起。不畏锋刃,焉怕虎儿。

  随物称呼,岂拘名字。眼不就色,声不入耳。

  凡有所相,皆属妄伪。男女形声,悉非定体。

  体相无心,不染不滞。自在逍遥,物莫能累。

  妙觉光圆,映彻表里。包裹六极,无有遐迩。

  光兮非光,如月在水。取舍既难,复何比拟。

  了此妙用,迥然超彼。或问所宗,此而已矣。”

  “……”

  正当女娲讲到了尾声的时候,道音戛然而止,众人正要从恍惚中醒来之时,以为讲道结束了的时候,谁知凭空一阵莫名威压袭来,只见除了最高处的女娲得以幸免,其余无一例外都像是谷子似地倒下了一片又一片。这样的景观何其壮观、何等雄奇啊!都是跪下来的,没有一个能够顶住一秒钟的,只因这威压太强大了,那可是圣人的威压啊,谁能避免啊,当然除了鸿钧的弟子还有一些大神通者可以勉强站立的,其他都是一碟菜,嘿!

  “这是怎么回事啊?妈妈的,吓死则个了!”一只犀牛精拍了拍那巨大的胸脯,拍的是啪啪作响,格外用力,格外使劲。

  “你问我,我问谁啊?”

  “啊,我知道,我知道!”一只白玉硕鼠精大叫道。

  “过来,说说是怎么回事。”

  “诶诶,别拽我脖子,别……别……我说还不行嘛。”白玉硕鼠真是倒霉,什么是“枪打出头鸟”他是领会了。

  “这不就是有人成圣了嘛!”

  “胡说!”

  “则个没有胡说,要是胡说的话,我就天打雷劈!”

  “成圣的我知道,就是道祖的六个弟子嘛,哪里来的平心娘娘啊!”

  “那平心娘娘不就是后土娘娘嘛,真是猪头……”

  “嘿,你叫谁是猪头呢?真是不要命了是不是?”黑猪精大急就要杀将而来。

  ……

  不说这些无聊事,女娲早就知道了这个成圣之人到底是何人,明显就是和妖族作对的祖巫后土吗?什么平心?呸!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自己修道良久,一直以来就兢兢业业,不断探索,不敢有一丝的松懈,后又得洪荒第一人鸿钧老祖的厚爱收为亲传弟子,更是得到了世间的稀世珍宝——鸿蒙紫气的相助,可是这时却是被后土一个不修元神的祖巫得到圣人的正果,你说叫人如何能够不气。

  可是在人前还要维护妖族圣母的威严,不得不把内心的那些个嫉妒还有无尽的恨意深藏于心中。一回到宫殿内,打发了闲杂人等之后,女娲一掌击碎云台,准圣人的气息威压布满了整个宫殿,怒气直冲牛斗。

  花开两头,各表一支。不说女娲这边的故事,就是昆仑山上也是爆发了前所未有的震动。

  就在平心娘娘成圣之前的千年,三清已经各自回到了自己的道场,分开讲道。

  通天教主的道场是个绝妙的好去处,但见——

  “

  龙脉悠长,地形远大。尖峰挺挺插天高,陡涧沉沉流水紧。山前有瑶草铺茵,

  山后有奇花布锦。乔松老柏,古树修篁。山鸦山鹊乱飞鸣,野鹤野猿皆啸唳。悬

  崖下,麋鹿双双;峭壁前,獾狐对对。一起一伏远来龙,九曲九湾潜地脉。埂头

  相接玉华州,万古千秋兴胜处。彩云重迭,紫气茏葱。瓦漾金波焰,门排玉兽崇。花盈双阙红霞绕,日映骞

  林翠雾笼。果然是万真环拱,千圣兴隆。殿阁层层锦,窗轩处处通。苍龙盘护神

  光蔼,黄道光辉瑞气浓。峰排突兀,岭峻崎岖。深涧下潺湲水漱,陡崖前锦锈花香。回峦重迭,古道

  湾环。真是鹤来松有伴,果然云去石无依。玄猿觅果向晴晖,麋鹿寻花欢日暖。

  青鸾声淅呖,黄鸟语绵蛮。春来桃李争妍,夏至柳槐竞茂。秋到黄花布锦,冬交

  白雪飞绵。四时八节好风光,不亚瀛洲仙景象。”

  通天教主身为三清之一,诛仙剑阵的主人,自然有两下子,就是那讲道也是不同凡响,非同一般。他的模样异常伟岸,你看他

  怎生打扮──

  “

  戴一顶红艳艳戗金冠,穿一领黑淄宗皂服,踏一双绿阵阵云头履,系一条

  黄拂拂吕公绦。面如瓜铁,目若朗星。准头高大类回回,唇口翻张如达达。道心

  一片隐轰雷,伏虎降龙真羽士。”

  只见他高坐莲台讲道:“数他宝,终无益,只是教君空费力。争如认得自家珍,价值黄金千万亿。

  此宝珠,光最大,遍照三千大千界。从来不解少分毫,刚被浮云为障碍。

  自从认得此摩尼,泡体空花谁更爱。佛珠还与我珠同,我性即归佛性海。

  珠非珠,海非海,坦然心量包法界。任你嚣尘满眼前,定慧圆明常自在。

  不是空,不是色,内外皎然无壅塞。六通神明妙无穷,自利利他宁解极。

  见即了,万事毕,绝学无为度终日。泊兮如未兆婴儿,动止随缘无固必。

  不断妄,不修真,真妄之心总属尘。从来万法皆无相,无相之中有法身。

  法身即是天真佛,亦非人兮亦非物。浩然充塞天地间,只是希夷并恍惚。

  垢不染,光自明,无法不从心里生。心若不生法自灭,即知罪福本无形。

  无佛修,无法说,丈夫智见自然别。出言便作狮子鸣,不似野子论生灭。”

  “漕溪一水分千派,照古澄今无滞碍。

  近来学者不穷源,妄指蹄洼为大海。

  雪窦老师达真趣,大震雷音椎法鼓。

  狮王哮吼出窟来,百兽千邪皆恐惧。

  或歌诗,或语句,叮咛指引迷人路。

  言辞磊落意尚深,撃玉敲金响千古。

  争奈迷人逐境留,却作言相寻名数。

  真如宝相本无言,无下无高无有边。

  非色非空非二体,十方尘刹一轮圆。

  正定何曾分语默,取不得兮舍不得。

  但於诸相不留心,即是如来真执则。

  为除妄想将真对,妄若不生真亦晦。

  能知真妄两俱非,方得真心无挂碍。

  无挂碍兮能自在,一悟顿消历劫罪。

  不施功力证菩提,从此永离生死海。

  吾师近而言语畅,留在世间为榜样。

  昨宵被我唤将来,把鼻孔穿放杖上。

  问他第一义何如,却道有言皆是谤。”

  “……”

  正讲处,天空出现圣人威压,无疑是平心娘娘的圣人威压袭来,压得一众妖修东倒西歪、五体投地的。好在最后还是通天教主出手,才止住这场难堪。

  有人问道:“老师,是否是有人成圣了?”

  “嗯,没错,是有人成圣了,不过这人是功德成圣,不是吾辈应该学习的。”

  ……

  然后喝退众人,转身腾云径直前往老君府邸。

  而元始天尊的道场又是有另一番的风光,但见——

  “

  那山真好山,细看色班班。顶上云飘荡,崖前树影寒。飞禽淅沥,走兽凶顽。

  林内松千干,峦头竹几竿。吼叫是苍狼夺食,咆哮是饿虎争餐。野猿长啸寻鲜果,

  麋鹿攀花上翠岚。风洒洒,水潺潺,时闻幽鸟语间关。几处藤萝牵又扯,满溪瑶

  草杂香兰。磷磷怪石,削削峰岩。狐狢成群走,猴猿作队顽。顶摩碧汉,峰接青霄。周围杂树万万千,来往飞禽喳喳噪。虎豹成阵走,獐

  鹿打丛行。向阳处,琪花瑶草馨香;背阴方,腊雪顽冰不化。崎岖峻岭,削壁悬

  崖。直立高峰,湾环深涧。松郁郁,石磷磷,行人见了悚其心。打柴樵子全无影,

  采药仙童不见踪。眼前虎豹能兴雾,遍地狐狸乱弄风。”

  元始天尊旗下十二金仙洪荒闻名,对他们也很是重视,经常为他们讲解道法。和平常一样,元始天尊高坐云台,飘渺的道音传来:“住相修行布施,果报不离天人。恰如仰箭射浮云,坠落只缘力尽。

  争似无为实相,还元返朴归淳。境忘情尽任天真,以证无生法忍。鱼兔若还入手,自然忘却筌蹄。渡河筏子上天梯,到彼悉皆遗弃。

  未悟须凭言说,悟来言语成非。虽然四句属无为,此等仍须脱离。悟了莫求寂灭,随缘且接群迷。断常知见及提携,方便指归实际。

  五眼三身四智,六度万行修齐。圆光一颗好摩尼。利物兼能自济。我见时人说性,只夸口急酬机。及逢境界转痴迷,又与愚人何异。

  说的便须行的,方名言行无亏。能将慧剑斩摩尼,此号如来正智。……”

  正一方讲的兴起,一方听得痴醉之时,铺天盖地的圣人威压降临昆仑山中元始天尊的道场,十二金仙果然是不凡,竟然能够在这恐怖的圣人威压之下坚持住一炷香的时间。而元始天尊也没有立即出手相助,他是想借这个机会测试一下弟子的修炼状况。直到他们终于都支撑不住了,元始才出手屏蔽掉威压。

  十二金仙一下子如释重负,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其间出来一美男子,看他怎生模样——

  “

  头上戴一顶淡鹅黄九锡云锦纱巾,身上穿一领箸顶梅沉香绵丝鹤氅。腰间系

  一条纫蓝三股攒绒带,足下踏一对麻经葛纬云头履。手中拄一根九节枯藤盘龙拐

  杖,胸前挂一个描龙刺凤团花锦囊。玉面多光润,苍髯颔下飘。金睛飞火焰,长

  目过眉梢。行动云随步,逍遥香雾饶。”

  这人正是十二金仙当中的广成子。他问元始道:“老师可知是何人成圣?”

  元始天尊脸上自然流露出了不屑的表情,淡然道:“这人是祖巫后土,现在改了道号叫做平心娘娘。”

  赤精子问道:“后土如何能成圣?不可能吧。”

  这赤精子样子也是十分英俊,看他——

  “

  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

  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

  元始天尊不屑道:“没什么了不起的,只是凭借身化六道轮回的功德才勉强成圣,根本就不是正道,不足为道。”

  他接着又言道:“不过出现这事,兄长和三弟也一定得知了,去他们那里看看再说。”

  就这样,元始也腾起云雾,飞往老君住处。

  而太上老君的道场也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去处,但见那——

  “

  峰排突兀,岭峻崎岖。深涧下潺湲水漱,陡崖前锦锈花香。回峦重迭,古道

  湾环。真是鹤来松有伴,果然云去石无依。玄猿觅果向晴晖,麋鹿寻花欢日暖。

  青鸾声淅呖,黄鸟语绵蛮。春来桃李争妍,夏至柳槐竞茂。秋到黄花布锦,冬交

  白雪飞绵。四时八节好风光,不亚瀛洲仙景象。龙脉悠长,地形远大。尖峰挺挺插天高,陡涧沉沉流水紧。山前有瑶草铺茵,

  山后有奇花布锦。乔松老柏,古树修篁。山鸦山鹊乱飞鸣,野鹤野猿皆啸唳。悬

  崖下,麋鹿双双;峭壁前,獾狐对对。一起一伏远来龙,九曲九湾潜地脉。埂头

  相接玉华州,万古千秋兴胜处。东西密摆,南北成行。东西密摆彻云霄,南北成行侵碧汉。密查荆棘周围结,

  蓼却缠枝上下盘。藤来缠葛,葛去缠藤。藤来缠葛,东西客旅难行;葛去缠藤,

  南北经商怎进。这林中,住半年,那分日月;行数里,不见斗星。你看那背阴之

  处千般景,向阳之所万丛花。又有那千年槐,万载桧,耐寒松,山桃果,野芍药,

  旱芙蓉,一攒攒密砌重堆,乱纷纷神仙难画。又听得百鸟声:鹦鹉哨,杜鹃啼;

  喜鹊穿枝,鸟鸦反哺;黄鹂飞舞,百舌调音;鹧鸪鸣,紫燕语;八哥儿学人说话,

  画眉郎也会看经。又见那大虫摆尾,老虎磕牙;多年狐狢妆娘子,日久苍狼吼

  振林。”

  老君只就收了一个大弟子,唤作玄都,一回到自己的道场老君就传了他一个法宝,叫做玄都紫府剑,也是老君心情不错,才送了一把极品先天法宝给他。

  然后老君就把《道德经》传授个他,老君本就修炼无情道,没有什么牵挂,传授了道统之后,老师的任务也完成一半了,难得轻松,老君乐个自在。

  “玄都,你过来,为师要传授你一部惊世功法,这功法的名字就唤作《道德经》,希望你好生领悟,早日修成正果,把为师的道统传下去。”老君唤来玄都,就散发神念投到玄都的识海,那篆刻着《道德经》的功法也是深深地印在了玄都的识海里。

  传授完功法之后,老君就回到了他的居所闭关修炼了,还吩咐没有什么大事不要来打扰。

  当玄都翻阅识海之中的《道德经》之时,玄都突然一阵眩晕,这也不怪玄都大意,谁也不知道这《道德经》竟然包含如此深厚的底蕴,竟然让大罗金仙的玄都的神念都要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