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章别离(1 / 2)





  “什么叫事已至此?”杨青山心里早有过无数的思量,心知如此情状实为意料之中,可他本能地不想接受,于是不死心地问道:“竟连您也丝毫没有办法了吗?”

  郑应坤摇了摇头:“我如今自身难保,确是无力回天。”

  “依您之见,那红顶商人何氏究竟能有如何结局?”杨青山不由得攥紧了红木椅的扶手,接着问到。

  “依老朽看啊,”郑应坤眯起了眼:“杨侯爷,老朽说句实在话,何家破产早已是板上钉钉,何学义能保住性命就算不错了。不过他生了个好儿子,何家那长子倒还算能干,何家的家眷亲戚也都被他安顿得不错。”他细细思忖着:“只是如今听闻何学义虽比老朽年轻不少,身子却比老朽好不到哪里去,只怕是难啊。”

  杨青山抿了抿嘴,起身作揖道:“郑大人,您万万好生将养着,晚辈先不打搅您休息了。”

  郑应坤冲他摆了摆手:“青山,一些事我曾也有所耳闻,只是不好明面上与你说。你们北安侯与我们这些侯爵都不一样,自五百多年前大兴立国时便守着一方太平。几百年的清誉名声看似牢固,可压根经不起你折腾。”

  “是。”杨青山一愣,赶忙作揖应下。

  宏光十年秋,京城。

  何立先前心意忙乱尚无知无觉,直到这一年秋风起时落叶纷飞,黄叶缱绻着铺满学院西边的小路时,他才猛然发觉原来这已经是他在海军学院的最后一年了。

  何学义的身子如今每况愈下,家中又琐事繁杂,他顾不上为自己考量。也是年节将至时他才听说,郑大人虽重病缠身,但还是以钦差大臣之位入浙闽督办闽海军务。

  “子恒,等来年毕了业,程哥就要去英国读书了,去的就是当年杨老师读书的学校。”这天中午齐星楠吃完了饭,难得的没与程轩在学院里散步,而是径直回了寝室:“程哥与我,还有卫哲,林彦宁,还有咱们海军学院的一些同学,都是要同去的。”

  “那我先祝你们学业有成前程似锦。”何立笑眯眯地从一堆账目与文书中抬起头。

  何立心里明白,齐星楠的父亲虽在京城经商,但在陆中堂麾下也并非尚旭和那般得器重。如今他一个商人之子,能和程轩一众一同拿了大兴朝廷的补贴去西洋读书,不过都是西太后和南安侯给的奖赏。

  “那你呢?”齐星楠接着问:“你打算如何?”

  “我能如何?”何立无奈地笑了笑:如今年岁渐长,人情往来间他也心知肚明:朝廷的重臣们站在大兴的朝堂上,看似大义凛然,实则多少都存了些假公济私的意图。这钱是京城的洋务大员们出的,本来就轮不到他一个从江宁府来的学生,以何家当年风头正盛时的家资他或许还能争上一争,可如今何家遭此变故,郑大人与陆中堂的明争暗斗又从未停歇,许多事情他早已没了选择的余地。

  可他心里真的毫无遗憾吗?何立自小读的也是新式学堂,学了十多年洋人的知识却连亲自去西洋看看的机会都没有,不遗憾是绝无可能。尤其是在他得知齐星楠他们去的学校杨青山当年也去过之后,他便愈发意气难平。

  “到时候再说吧。”何立抿了抿嘴。

  齐星楠他们成行的那天清晨天津卫正下着小雨。春雨贵如油,天津卫的郊外草色微翠,着实有了凛冬方过生机盎然的派头。码头边雨丝绵绵,连绵不断间织成了一道道细密的雨帘,隔断在何立与前往西洋的大船之间。“我也只能送你们到这儿了。”何立帮齐星楠把行李从马车上搬下来,拍了拍那人的肩:“你这是怎么了?故土将离,不舍了吗?”

  “是。”齐星楠点了点头,坦诚道:“其实想着此番去西洋,若是你也能去,那便最好不过了。”

  何立轻轻笑了:“行了,净说这些没用的。”他望着齐星楠,故作轻松地笑着:“今夏毕了业我便会直接去水师的舰队,等你们回来我就成老兵了,可别羡慕啊。”

  “文梓,”程轩站在不远处唤着齐星楠的字:“咱们该走了。”说罢,程小爵爷又笑眯眯地冲何立点了点头。

  何立笑了:“听见了没?你们家程哥都喊你走呢,还不上船吗?”

  “人家是南安侯家的小爵爷,哪里就成我们家的了?”齐星楠笑得开怀,冲何立作揖道:“子恒,你万万珍重。”

  “你也是。”何立笑道:“我等你们回来。”